在这座古宅深处华侨们的慷慨解囊如同春风化雨滋养着祖国和家乡的发展破旧成长志存高远汇聚侨心报效桑梓

潮汕民居的四大特点:简约而不简单,中式与西方巧妙融合

在潮阳区谷饶镇仙波村,有一处建于1928年的侨宅,它以“陋室”为名,展现了华侨对祖国和家乡事业的支持与热忱。这个被称作“破旧成长”的古宅,不仅保存着刘侯武当年生活的痕迹,还见证了华侨们慷慨解囊、汇聚侨心的历史故事。

这座“陋室”是刘侯武亲自规划设计创建,占地约1000平方米,坐北朝南。其主座采用四点金格局,厅、房、厝手、八尺等格局完整,并保存较为完好的梁架木雕石刻及地板砖石。东侧有一条火巷,一排向西的厝包,是原来的火房及佣人居住的地方;后库通道上建有钢筋水泥结构的板楼阳台,与中式建筑相结合,体现出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装饰风格。

此外,“陋室”的门楼上有刘侯武手书的“陋室”两字,以及一些西洋瓷砖装饰,使得整体风格既保留了传统,又融入了一丝现代感。在这里,可以看到壁画落款处写着“戊辰年”,证明这座宅第建成于1928年。而后库虽然比主座更为简陋,但也拥有自己的特色,如东西两门都设有钢筋水泥结构的小型阳台,这种设计在当时是一种新颖且创意十足的手法。

刘侯武本人也是一个爱国青年,他生于1892年,在广州参加过同盟会,并参与了黄花岗起义。他曾多次前往泰国避难期间,也积极参与海外募捐,为国家的事业贡献力量。在回国后,他历任多个职位,不仅致力于教育文化事业,还积极筹备学校和文化活动,对潮汕地区产生深远影响。

总之,这所谓的“陋室”,其实是一个充满智慧和情感的地方,它不仅是华侨对祖国忠诚的一面镜子,也是他们对家乡美好愿景的一种象征。这座古宅虽小,却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历史,让我们从中窥见那份浓厚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