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真常之常,视为永恒的常态;真实之真,认为是最深刻的真理。这种道德上的永恒在宇宙中无所不包,其在德行中无所不适应;这种命运中的永恒在每个生命中无所不定,这种性质中的永恒总是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回应着;而这种理念中的永恒,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成为我们的准则。自古以来,天地从未停止过这一普遍的真理,只有到了天地终结时,它们才进入了一个真正的虚空状态。在万物中,我们看到它们都以阴暗来负重,以阳光来拥抱,即使圣人也依据这些自然法则而保持了一定的秩序。大道虽然能被破坏,却不会变得新鲜,就像圣人依靠它而维持了他们的纯粹。
如果让这些道德原则显现出来,它们就没有形状,但又虚无缥缈。如果我们给它们起名,它们却没有实体,只是居于其中。道路虽然没有作为,而又做到一切事情,不随波逐流。圣人们登上高位,就实现了与这普遍法则合一。在上下之间,没有什么是不变的,在动静之间,有着坚定的规律。乾卦最初能够带来美好的利益,使得整个世界受益,而吉祥的事情并不因为其利益而发生。而水能够带来美好的利益,使万物得到滋养,而吉祥的事情并不因为其善良而产生。这就是说,有作为但失去了本真的道德,那么就不能用它,因为这样反过来会导致非正常的情况。
日月相互推动,让光明生长,寒暑相互推动,让年份成熟,这就是为什么“真”和“常”无法被形容或定义。在这个意义上,“真”、“常”的存在是超越任何形式和名称的。“天道”从未告诉过任何一天自己的功绩,“地道”从未完成自己的一生,也即将结束,所以“真”、“常”的存在并非虚假。
虚空与实际相继出现,宇宙的地平线再次展开,从此开始,再次消退,无尽无边,最终回到那不可知、不可见、不可触摸、不可思议的大海。但即便如此,“寂静”,也不是完全没有声音。“息”,也不是完全没有呼吸。”
这是因为“寂静”的核心,是无法描述的声音;“息”的核心,是无法捕捉到的呼吸。当所有声音都消失时,还剩下什么?当最后一口气吹散后,又是什么?正因如此,“寂静”和“息”,都是超越言语和理解的事物。这就是为什么尽管充满了层层涵盖,却始终保持着对事物本质最原始、最纯净状态的追求——真正意义上的清醒与觉悟。(责任编辑:dx)
标签: 无欲则刚的女人 、 八字静心禅语 、 退病全身咒 、 什么样的人可以学易经 、 修行不愿透露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