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之前的道家人物真仙体道通鉴第四十六卷

王仙君,自上黨雲遊,經北卭緱氏,入嵩山。唐昭宗天復初,他與同侶相接,莫知其所為。後來他放志林谷,迷失蹤跡。

李昇,以江夏人自居。他博通群書,有文學道術之才。他曾師事少室山道士,並學煉氣養形之術。他常以布衣遊行天下,不受世累。

伊用昌,以江南人自稱。他好作望江南詞,与妻子唱和而歌。他常宿古寺廢廟中,一度死於醴陵。

胡二郎,他見一道士於成都醉臥通衢,每值其醉時取石支其首。道士醒來感之,因勸修道。胡二郎切切聽我語,仙鄉咫尺無寒暑。

張鼈,不知何許人也。在宋神宗熙寧五年九月,他賣藥于巿中,被誤認為平凡人物。但他能語人休咎,如趙清獻公被調往江源令的預言便准確無誤。

李夢符,不知何許人,在後梁太祖開平初期寓居南昌。他放蕩不羈,用釣竿懸一魚歌漁父引,其詞日新,被人爭買以致進酒家。

樂子萇,是海陵人的醫生兼道士。在後梁太祖開平中,他家酤釀,而性好道。有次,一位神秘的客人飲了三升酒而不醉,這讓樂先生感到既驚奇又恐懼,但最終發現這位客人的真實身份是異人的使者之一。

吳涵虛,是吳猱的一個化身。在他的故事裡,他是一位沉湎於修煉、未曾下山的人物。他的生活方式簡單,只要有空間就會沉睡幾十年,而且他從不攻擊文學,但偶爾會作出上昇歌詩表達自己的境界和理解世界的深刻見解。

李雲卿,是一位博通經史、善寫詩的人物。在他的故事裡,他是一位醫生,用草木、金石等替代傳統藥材救治病患,並且對自己修煉有著極高的追求,最终得到了九天使者的神丹玉字,使他離開了人間繼續修煉。

張薦明,是燕人的儒學者,在晚年轉向成為道士,以老子、莊周之說著稱。一日,上召見問可否用此治國時,其回答深得當時皇帝青睞,被賜號通玄先生後失蹤踪迹。此外,有臣評論指出張薦明在回答問題時展現了深厚的造詣和對《 道德經》的精準理解,因此可以看作是“造道之深者”。

賀元,即水部員外郎,因得道不死,在宋真宗東封泰山時忽然消失,被帝大驚尋找,但僅留下兩首詩供證明其真實存在並且離去原因:醒日常稀醉日多,以及世事紛紛奈酒何?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