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喦先生,字洞賔,號純陽子,以東平人自居,其實乃河東河中府永樂鎮之人。曾祖延之仕唐,終浙東節度使;祖渭為進士,官禮部侍郎,有四子:溫、恭、儉、讓。先生乃讓之子,於貞元十二年生於林檎樹下。
少聰敏,一日誦萬言至文宗開成二年丁巳時,被擢舉進士。在龍姿鳳目之間,他的外表神氣,使人聯想到張良和太史公。他後來因遊廬山遇異人得長生訣,一說武宗會昌中兩次不第後,因在長安道中游走華山時遇一位長髯碧眼者,這個人親爨給他食物,不知不覺間,他睡著了。夢見自己登科及任顯官,但被貶官南遷江表。一路風雪,他感慨一身無聊,只是突然醒來,那位髯者笑曰:「黃粮猶未熟,一夢到華胥。」先生驚問:「公安知我有夢耶?」髮者答曰:「公適來之夢,如人間使者,此非凡夫所能測也。」
此後,呂仙翁棄儒業從游,以鍾離權為師得道。他與施肩吾相逢,又傳授丹訣演正論等玄旨,並留下詩文多篇,最著名的是《三入岳陽》。他晚年隱居西山,即芭蕉源地,有石室舊址和老栢樹存留。
徐鈞則自稱東海蓬萊鄉人,以清爽的語言談論歷史,每吟唱「曾見秦皇架石橋」等詩句。他常掛葫蘆泛水,有醫療能力,可以用藥治病且不衰老。
錢朗則居於廬山,以內光字行事精勤,是五經達人的典範。他師承徐鈞,用補腦還元法獲得長生術。在昭宗朝,他迎請錢鏐學習道法,即便已百五十餘歲仍然童顏輕健。
楊雲外則喜好介冑事,不喜世俗生活,因此成為道士。他在荒山住處有一所精廬,可從地下取出金錢供養父母。但他最終回到家中,並繼續他的修煉生活,在群虎中遊走並訪問洞府。
王昌遇原是一州治獄吏,因誤以妻妾匿藏猪蹄而笞掠她們,但最终發現自己的錯誤深受感悟。此後多有修煉仙道的人物出現,其中包括呂喦的傳人——鍾離權和施肩吾,以及其他如徐鈞、錢朗、楊雲外等人物,而他們都對呂喦有過交集或學習其仙術的記錄。
标签: 道德经中最经典的一句话 、 道家故事 、 学玄学怎么入门 、 道德经个人感悟200字 、 什么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