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仙君,以唐昭宗天復初,自上黨雲遊,經北卭緱氏,入嵩山,曠度虛懷,澹然無迹。雖與同侶相接,莫知其所為。飄忽無滯,希夷自得,因放志林谷。
李昇字雲舉,是江夏人。生於唐德宗朝。他幼而聦悟,一長博通群書能文機捷出口成章。常布衣遊行天下。他性高古師於少室山道士學煉氣養形之術。
伊用昌,不知何許人。在唐末時,他披羽褐徃來江右縱酒狂逸世人呼為伊風子。他妻年甚少善音律女工皆盡其妙豪家子以言笑調之毅然有不可犯之色。
胡二郎,有一段故事是在成都醉臥通衢的故事。一日醒後見到二郎在傍感之,因勸修道且歌以諷曰:欲究丹砂理幽玄無處尋,不離鉛與汞無出水中金。但知火候不參差自得還丹微妙旨。
張鼈,不知何許人也,在唐末得道既仙去常至成都玉局化洞微大師李應之室。在宋神宗熙寧五年九月亦賣藥于巿中有人莫識也。
李夢符,不知何許人,在後梁太祖開平初寓南昌放蕩不羈常以釣竿懸一魚歌漁父引,其詞日新人人爭買之一時名公辟舉皆謝不拜每云:上真高仙必須精持戒行陰功濟物遂留心醫道以救人命心神穎悟凡用藥不犯生命止以金石草木乃謂古仙製方術傳於後世其間有以蟲魚為藥緣此不得輕舉者有之可以為戒也先隱西山後徙居廬山北阜數州千里之地求醫者盈門皆不受金帛之贈絕慾斷葷其所居近九天使者廟每旦暮祝曰:某以醫藥救民病苦未圖權利盡未來世永無退志明神靈通必能加護凡居山六十餘年顏色黃潤目光射人有識者皆云:陰功所致也
张荐明是燕人的儒学游河朔后为道士通老子莊周说。在晋高祖召见时,对问:“道家可以治国乎?”答:“得其极者尸居衽席之间,可以治天地。”被赠号“通玄先生”,后不知所踪。臣认为张荐明可谓造道深者,其答问本于《庄子》和《易经》,体现了圣人的内心境界和治国哲学.
賀元,无详细资料,但据称仕后晋为水部员外郎得道不死。当宋真宗东封泰山时,被派往宫中謁见左丞,大惊而去。此事引发了一首诗,其中提到了醒日与醉日、吟风味和鬱嵯峨,以及对政治纷争的无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