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仙君,唐昭宗天复初年自上党云游,经北魏緱氏入嵩山,虚怀若谷,无迹可寻。王仙君以其所为无人知晓,飘忽不滞,以至放心林谷之中,最终迷失其去向。
李昇,以唐德宗朝江夏人生。幼聪明长博学多才,为性高古,与少室山道士师习煉气养形之术。李昇常居布衣游行天下,有诗文机捷出口成章。在元稹、白居易等旧友面前展现才华,但他选择了继续自己的修行路程,不愿受世俗的荣禄束缚。
胡二郎曾见一道士在成都醉卧于街头,他每次遇到这位醉酒的道士,便取石头支起他的首级。后来,这位醉酒的道士醒来时感激胡二郎,并劝他修炼成为一名道士。他用诗歌表达了对修炼和长生的看法,也告诫胡二郎要回心转意,不要沉溺于世俗的纷扰。
张鼈,不知何许人也,在唐末得道后常隐居玉局化洞微大师李应之室中。他能预言休咎,对赵清献公的事迹有准确预言,是为异人。此事后被宋神宗熙宁五年九月卖药于市中,无人识破。
乐子萇海陵人,以家酤釀闻名好饮酒。一日,一位 道士问:“若有人来此,每饮三升,你能供给吗?”先生回答:“我能饮尽。”然而,当晚,他却因过度饮酒而死。这使得先生感到恐慌,将他安葬并埋藏。但三日后,香气发出,从墓中流出的是满盎的美酒色泽如丹,而芬芳异常。这使得先生相信这是异人的手笔,让自己与同伴一起登天而去,只留下子儿落地云语:“茹蒜不可以徃也。”
吴涵虚字合灵,本是风采卓然未尝下山的人物。他好睡且经旬不食,却突然作了一首上昇歌,说玉皇有诏登仙职,从龙吐云兮鳳著力,看着眼前的楼台,就像指掌大小一样。当时,他并不忙于寻找上昇之路,而是一时便向瀛洲邁步去了。
李雲卿博通经史尤善作诗,有山房集二十卷。在当时名公辟举,都被谢绝。不仅如此,他还精通医术,用草木制药救治病痛,被认为是阴功济物者之一。他最后隐居西山,然后迁至廬山北阜,在那里救治众多求医者,并获得“太微天帝君飞天绣金简玉字”这一奇珍,被授予大清九华神丹。此後,即远离尘世,专心修持,最终在圣治峰空构室里消逝而去。
张荐明燕人,以儒学游河朔之后成为一名道士,对老子的思想有深刻理解。在晋高祖面前讲述他的观点,被尊为师,并赐号“通玄先生”。然而,其后的踪迹再无消息。
臣道一赞扬张荐明乃造化深者的典范,因为他对晋高祖的问题给出了深刻答案:“得其极者,可以尸居衽席之间,可以治天地。”这正符合《庄子》的精神,即通过内省达到超越世界的地步。而又说“能守一者可以治天下”,也是基于《庄子》的理念——通过内心的单纯与纯净,可以统摄万物,使得乾坤平静,因此称赞张荐明能够真正理解这些哲理。
标签: 人生大道至简的意思 、 修行的十二种境界 、 什么叫无欲则刚 、 想学玄学怎么入门 、 如何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