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子道德经的智慧引领下,魏晋士人追求的不仅是名声和富贵,更是一种内心的清净与淡泊。他们醉心于酒与药,不仅因为其中蕴含着超脱尘世、寻求长生之意,还因为这成了他们展示风度、表达身份的一种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竹林七贤”成为那个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名士,他们虽有才华,但也无法避免被五胡乱华和宗室之争所困扰,最终只能以放浪形骸来逃避现实。
王戎,是“竹林七贤”中的佼佼者,他曾因辞绝故吏赠金百万而显名,但他的清廉并未因此而得以认可。相反,他在官场上的表现令人失望。他虽然位居三公,却难以保持一贯的廉洁自守。当他身为宰相时,他把政事交给僚属自己却游逛田园,史载他性简要,不治仪望,因此被认为台辅之望不重。而且,他对财产的追求到了极致,即使私底下修建园宅,也被免官后赎回。
然而,在那样一个奢侈世风中,即便是最纯洁的人也难以脫离俗套。《世说新语》记载了周镇罢官后,以小破船渡过危险而保全清誉的事迹,以及韩豫章坚持遗绢只愿送一匹的事例,这些都展现了那时候的人们即便在物欲横流中,也有人能够保持一定程度的心灵纯洁。
但这种本心的坚守,并没有阻止那些追求美好生活的人迷失方向。“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但魏晋士人们在酒和药之后,却迷失了自己的本心,他们既想超凡脱俗,又渴望品评和富贵。这样,只能陷入更深层次的矛盾与痛苦,从而永远无法真正超脱尘世纷扰。
标签: 有品味女人的经典语录 、 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吗 、 如何做到大道至简 、 如何理解道法自然 、 修行不愿透露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