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子之前,道家有许多真仙人物,他们通晓自然的奥秘。这些道家的高人,如薛季昌、田虛應、馮惟良、陳寡言、徐靈府、劉元靖、葉藏質和應夷節,都深居簡住,遠離世俗之累。他们修炼丹药,追求长生不老,以达到与天地合一的境界。
薛季昌,是河東人,他的祖上都以官位顯赫,但他自己却不喜榮華富貴,不吃荤腥,只穿布衣素食。他喜欢山水,有一次到青城山,便下到南嶽,与司馬承禎先生相遇,被授予三洞經籙。他研究真理非常勤奮,因此得到了高人的認可,並且常常感受到神仙降臨的声音。
唐明皇召他入宮問道法時,他談論了極為精微的事情,上面很是賞識,但他卻選擇返回山中生活。在那裡,他被賦詩作序,其中提到他的志向是追求玄門的智慧,并且希望能守持純真的生活。
田虛應是一個樸實無華的人物,在隋朝時侍奉於攸縣,因為喧嘩而被遷移到南嶽。在那里,他耕種五十餘年後,母親去世後,他便遊歷五峰放棄世俗之事。唐朝時,他在南嶽建立了一座真堂,而他的朋友田千乘贊助了這座堂寺。他傳授上清大洞祕法給薛季昌和馮惟良,這些都是正一先生所傳下來的秘密。
馮惟良則是一個修養高超的人物,由於他的善行和慈悲心,所以人民尊敬他。在天台科舉中,有一些遺漏的地方由他補齊。雖然他並未直接參與科舉,但因為他的德行而被尊稱為“道士”。
陳寡言則是一個才情出眾的人物,每當吟詠時都會表現得非常放鬆自如。他對待自然界有著特別的情感,用詩歌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比如說:“醉臥茅堂不閉關,覺來開眼見青山。”
徐靈府則是一個學者兼道士,由於其對儒學的了解以及對名利無意,因此決定退出世間仕途。最後,我們還有一些其他人物,如劉元靖、三元澤等,也都有著各自獨特的一面,但是他們共同的事業就是追求長生不老,以達成與天地合一的境界。但最終,大多數這些真正理解宇宙奧秘的人們,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跡,而我們現在可以從他們留下的文字中窺視他們曾經活過的事迹。
标签: 学玄学怎么入门 、 道德经为不为的意思 、 道德经对顺势而为的句子 、 人生是一场修行的感悟句 、 道德经的无为怎么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