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河尚公版本: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为而弗恃,不居其宜,是以弗去。
帛书修正版:天下皆知美好之物,其丑恶乃见矣;皆知良好者,以恶存焉。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低、音与声先后随时恒久也。圣人安于自然,无所作为,而治国平民如同水草自生,不言而喻。在万物兴起之前,他们未曾开始;在事业成功时,他们未曾居功。此所以能常驻世间,即使远方有人求诸己,也终究不会离去。
两种版本虽异,但义同。本文取帛书修正版阐述。
"天下"指众多百姓,“皆”意指全体“知”,即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美”的定义以及它的存在形式。“斯”是一个副词,用来强调,“恶”则是指那些令人厌恶的事物或状态。“善”则是指那些被认为优秀或擅长的事物或状态。“故”用来引出一个结论,“有无”、“难易”,这些都是对比关系中的概念,它们各自代表着不同层面的存在和发展过程。而“长短、高下、音声”,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评价标准体系,这个体系中一切事物都可以通过彼此比较得出评价,从而达到一种整体的协调和谐。这一系列对比还包括了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以及所有这一切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力和持续性,这些都是由一种不可变更的规律所决定的。这就是为什么圣人能够在没有主动干预的情况下驾驭国家大计,只需遵循自然法则就能带领人民向繁荣昌盛迈进,而不是直接施加命令或者使用语言进行教育。他让人们自己发现并理解正确行为,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化。在这方面,他既没有显著地参与到具体活动中,也没有依赖于自己的力量获得成功,因为他懂得如何将功劳归给群众,使他们感到自己取得了成果,并且他并不企图占据任何特权位置,即便如此,他仍然不会离开他的职位,因为这种高尚的心态使他超越了凡人的争夺和贪婪心念。
第一句意思解释:整个世界的人都明白什么样的东西被认为是好的,那些看起来很差的事情也是必需的,它们之间形成了一种对比效果,就像鲜花需要败叶一样才能展现其本身的价值。
第二句意思解释:因此,有的一定要伴随着没有,有的是因为困难必须要经过容易来完成,一件事情是否完满,要看它跟其他事情做比较,看它是否超过其他事情,看它是否占据优势,在音乐中,每个声音都需要另一声音来支撑才会成为旋律的一部分,而且所有的事情都会按照一定方向发展,这种互相关联又互补的事物之间不断变化却又永远保持稳定是不变的规律之一。
第三句意思解释:因此,对于一个真正伟大的领导者来说,他通常不会亲自参与到日常事务中,而是在背后利用一些策略,让人们根据自然规律行动并达成目标。他不会用明确的话语去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做,而是一种方式指导他们走向正确路径,让他们学会如何变得更加优秀。
第四五句意思解释:结果,就是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会自动运行,没有谁能够说这是我创造出来,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但愿有一天,我们能像这样认识到我们并不是单独一人,我们周围还有很多帮助我们前进的人们。但直到那时候,我们还是不知道谁首先推动了这一切。如果我们的国家能像这里描述的情景那样运转,那么我们将会非常幸福!
标签: 道家 人物 、 修仙很玄很霸气的句子 、 无欲则刚的女人特点 、 怎么理解道法自然 、 关于修心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