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季昌,河东人也,以官显世家。自幼好学不尚荣华,不食肉糜,衣常布素。他酷爱山水,一日游青城后,便南至桃源,如同仙境。后遇正一先生司马承禅于南岳,被授三洞经籙。研道之奥妙,勤勉而不懈,因此得道真人的降临和异香妙乐的出现。
唐明皇召他入宫禁中,询问道德,他便谈论极为精微,上太上皇甚喜,对他恩宠有加。后又被召还山。他曾撰《道德玄樞》,总结了修行真实之法,并将其注入九真降圣之术。
田虛應,是齐国人,以性格朴拙著称。他在隋文帝开皇年间侍亲于攸县,因喧嚣求离京赴南岳耕作五十余年。当他的母亲去世,他便游历五峰放心自适。在唐高宗龙朔年间,他被州牧田侯邀请居住于嶽观中,并建造了一座降真堂,用以供奉他的老师薛季昌。
馮惟良,是衡岳中的修士,与徐灵府、陈寡言为友。在衡岳修炼期间,他与徐灵府共同撰写了许多诗歌,其中包括对天台山的赞美诗,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描绘。
陳寡言,以字大初,在越州暨阳人,为隐居者号华林。在天台科举考试时,有遗题未及解决,由他补出答卷得第一名。陈寡言虽能补漏科教,但自己并不主动修行,只传授给刘介等少数弟子。此外还有叶藏质、应夷节等几位门下弟子,他们都继承了陈寡言的道法。
徐靈府,在錢塘天目山生长,对儒学有所了解但并不追求仕途。他在雲蓋峰虎頭岩石室中独处十余年,门人为其建造草堂,但他并未居住其中,而是继续隐居在石层上,与松树共存。这片区域如同一个独立的小世界,有着环池百步宽,其内多怪石,如同岛屿,因而名为方瀛池。此地成为了徐灵府终老之所,也是他的文学创作和诗词流传的地方之一。
劉元靖,是武昌人,其师王道宗授予正一籙。不久之后,王道宗辞世,将所有事物遗给门下弟子,而刘元靖独独收到图书和文献。此后刘元靖改葬王道宗,并且感悟到师父已经得到了超脱,此后的生活更是淡泊无闻,最终也化身归去,从此成为人们敬仰的一代高僧。
葉藏質,是處州松陽人,其法善之裔也。他最初隸属于安和觀為道士,然后詣於天台馮惟良受傳三洞經籙。在玉霄峰選擇勝地創立了自己的 道齋號稱石門山居,每日誦讀《度人》、《度己》二經,並精通符術,对外界邪魔有能力驱散。此外,还有一些关于叶藏质传说,其中包括他使用符术帮助地方官员排除邪恶势力的事迹,因为这些故事都显示出了叶藏质作为一位高深莫测的神秘人物的地位和影响力。
應夷節,是汝南人的後裔,从小聪慧过人,当十三岁时就开始学习老庄哲学及周易,并持守十戒以致严谨。而后,又接受紫虚都功等籙,再次接受昇玄上清迴車畢,即达到了最高级别的修行境界。这一切都是通过严谨细致的练习以及得到前辈们默示助力的结果,使得应夷节能够达到如此高度的地位。
标签: 道德经原文作者 、 女生说无欲则刚是啥意思 、 如何用道德经骂人 、 想学玄学怎么入门 、 适合发朋友圈的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