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季昌,河东人也,以山水为志,不好荣华。有一日游青城,遂南至桃源,后遇正一先生司马承禎于南嶽,授以三洞经籙。研真窮妙,勤久不懈,因此高真屡降。
唐明皇召入禁掖,延问道德,对答甚是,上喜而优异。后即还山,上命赋诗,为序曰:“练师志慕玄门,栖心南嶽,一登道录忽然来辞愿归旧山,以守虚白,不违雅志,又重精修,如遇至人神药时来城闕。”
季昌曾撰《道德玄樞》,以总頤真妙注九真降圣。此外,还有田虛應、馮惟良、陳寡言等多位高僧,他们都修行于江南的天台山中,与薛季昌同辈,并传承着相同的修炼法门。
田虛應者,字良逸,为性樸拙,有“云游四海”之称,其弟子包括应夷节、叶藏质等。而叶藏质则受过薛季昌的弟子田良逸的指点,是一位深通符术的人物,他能用符咒驱除邪物。
应夷节与叶藏质是林泉友,也是一对知己,他们共同研究和实践着修炼中的奥秘。应夷节亦是得到了薛季昌等人的传承,是一位智慧和能力都很强的人物。在他的一生中,他曾接受过许多高僧的指点,并且自己也成为了众多弟子的老师之一。
左元泽则是徐灵府的一个徒弟,因其耿介之性,不俯仰於時,被徐灵府看重并授予祕要。他居住在香林峰石室中,与方瀛相邻,每日晨夕省奉,从未间断,即使在极端的气候条件下也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