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季昌,河东人也,以山水为志,不好荣华。有一日游青城,遂南至桃源,遇正一先生司马承禅于南岳,被授三洞经籙。研道真妙,勤学不懈,因得高真屡降。
唐明皇召入禁中,对他道德之事,他谈论极为精微,上甚喜悦。后即遣还山上命赋诗,为序曰:“练师志慕玄门,栖心南嶽。”有诗云:“洞府修真客,将成金闕要。”
田虛應者,为性朴拙,以吐露无忌讳。在隋文帝开皇初年侍亲于攸县,因喧究而迁居南岳紫蓋峰耕作五十余年。母去世后,他游五峰放心自适。在唐高宗龙朔初年,被州牧田侯请居于嶽观构建降真堂。他所授上清大洞秘法,由正一先生传薛季昌,再传田虛应。
馮惟良者,为相人也,在衡嶽中宫与徐灵府、陈寡言为烟蘿友。他修道于衡嶽,与徐灵府、陈寡言为兄弟一般常饮酒自娱。在唐憲宗元和中东入天台会稽,有廉访使元稹闻其风而悦之,便常造请方外事。
陳寡言者,为越州暨阳人,以琴酒自娱,每吟詠放情自任,无需加饰。一日梦三神人各持金炉从天而降,如有所召,对人说:“二先生不久去矣,我必继之。”未几,虛应果然羽化,其弟蔣亦继往,不久之后,他们俩都化为了仙。
徐靈府者,为錢塘天目山人,以通儒學無意於名利。他居於雲蓋峰虎頭岩石室中十餘年,一日忽夢陶隱居傳王遠知的紫虚都功等籙,并受昇玄上清迴車畢道及紫文素帶藉地騰天符。
劉元靖者為武昌人師王道宗,並受其法籙,但王道宗將告寂時,只留給劉元靖圖書。不久後刘元靖感悟泛洞庭遊武陵復入南岳師田良逸,因登魏夫人仙壇乃有卜居意,並在玉霄峰選勝創道齋號稱石門山居,其前有二峰聳峭對峙故曰石門。
葉藏質者為處州松陽人法善之裔也。他最初隸安和觀為道士,在天台與馮惟良相見被授三洞經籙。在玉霄峰選勝創道齋號稱石門山居,他誦讀老莊文列周易並持十戒勤焚誦,其行業神靈默助眾多。而他的師行精謹故動有神靈之默助與他同行。此外他與應夷節、劉處靜為林泉友,也曾幫助過許多民眾解惑平息邪物的威胁。
标签: 道德经无为而无不为这一段 、 古老灵力修炼法 、 人生是一场修行下一句 、 什么叫做无欲则刚 、 什么是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