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河尚公版本: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使生而弗有,为而弗恃,以功成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帛书修正版:天下皆知美好者乃美好也,有丑恶者即是;皆知善能者乃善能也,有所不能者即非。此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低、音与声先后并随,此恒矣。圣人治理国家,无为而治,不言教化,而万物自作焉,不辞其生,不夺其有,为且不得志,以功成莫居。夫唯其无所求,是以终身远离。
两个版本的意思相同,但表达上略有差异。一是在“万物作焉而不辞”一句中,“河尚公版”用了“使”,在“帛书修正版”中改为了“自”。二是在使用助词上,“河尚公版”较多,用了很多的“也”,给文章增添了一种儒雅气息。而在“帛书修正版”中,则更加简洁明快。这次阐述采用的是“帛书修正版”。
天下的所有人都知道什么被认为是美好的,那些被认为是不好的就应该避免它们;同样地,他们都认识到什么才算得上优秀,那些不足够优秀的就应该努力提高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存在着对比,这个对比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什么才真正重要。
因为这样的事实,我们可以看出存在和没有存在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困难和容易之间的关系,在成功之后再进行比较。一件事情是否要称赞或批评,要看它放在哪个参照点上。如果一个声音只有单音或者复声,如果不是和其他声音共同演奏,就不会产生动听的声音。如果按照顺序来观察事物,它们会自然地彼此依赖,这种关系永远不会改变。
因此,对于那些拥有高深智慧的人来说,他们往往不会直接参与实际工作,而是根据事务本身发展规律来安排一些方向性的决策,让人们能够顺应这些规律,从而做出更好的选择。不需要通过语言直接教育他人,只需通过一种把握事务发展规律的方式,让他们明白怎么做才能更有效率。
最后,当一切事情都按自然运行时,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宣称他们曾经开始这段旅程,因为这种大智大慧的人从未试图争取功劳,即使他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也不占据任何荣誉。但正因为如此,他们便一直留在原来的地方,并没有离开过这里。这一点,与我们的国家共享着怎样的情感啊!
标签: 道教修行的句子 、 道德经第十章赏析 、 人生大道至简的意思 、 无欲则刚的女人很有魅力 、 道教最主要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