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河尚公版本: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帛书修正版: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恶已;皆知善、斯不善已。有无之相生也、难易之相成也、长短之相形也、高下之相盈也、音声之相和也、三者先后同出,而异名,以广义言,则三者各负其时,不可胜举矣。此理既明,则智者必察于此矣。
两种版本意思相同,但表达方式略异。一是在河尚公版的“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帛书修正版改为了“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养”。河尚公版较具体明白。而在帛书修正版中多用了“也”,读起来更文雅。此处以帛书修正版来阐述。
天下指人间众生,都知道什么是好的东西,那些不好的事物都是因为存在好的东西所显现出来的。而对于那些能够做得好的事情,也都因为存在不好的事情才显得好了。这就像一朵鲜花在一片落叶中更加鲜艳。
所以,有与没有这两个概念总是一起存在的,就像困难和容易一样,它们只不过是在成功之后才能比较谁更容易得到满足,一件事情是否长或短,要看它放在哪个尺度上进行比较,一件事情是否高或低,要看它放在哪个位置上比较,看谁会多出一点,这样的对比关系永远不会改变。
因此,对于一个真正伟大的君主,他并不直接参与到所有的事情里,而是根据自然规律来安排,让人们顺从自然发展规律去把事情做好。他不是通过语言来教化人们,而是通过一种方式,使他们理解怎么样可以使他们自己变得更好。
这样,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事物如何兴起运行,它们都会自然地向积极方向发展,却好像并没有人创造这些开端的大智大慧的人,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贡献占有什么便宜,只要事业已经达到成功,他们也不急于占据功劳,即使好像从未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但正因如此,他们就不会争取功劳,这一点与我们的国家何其相关!
标签: 修道需要禁欲吗 、 什么是人道 、 国家公布修仙真实存在 、 看易经和道德经的女人 、 人生最高境界就是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