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真人的词章奇才张伯端西江月之诗文探秘

紫阳真人张伯端,一名用诚,字平叔,天台(今属浙江省)人。《张真人本末》《悟真篇记》等文载其事迹大略。所著《悟真篇》“专明金丹之要,与魏伯阳《参同契》,道家并所推为正宗”。《全宋词》第一册收其词27首,含《西江月》词25首,《满庭芳》1首,《解佩令》1首。词中藏道家修持之诀,宋元以来,屡有注解。但言词者以为“词至此亦不幸极矣”,持论殊异。

紫阳的西江月,有伪作,是元代方回先指出的。他在《送汪复之归小桃源序》中认为夏元鼎在作《悟真讲义》时伪撰了12首西江月:“元鼎,温州人,宝庆中以小武官历事山阳应纯之五帅,其后死于近世尚或识之。”按,《全宋词》的录自五卷本的涵芬楼景明正统道藏修真十书本,那个底本是“涵芬楼景明正统道藏修真十书本”。但这个版面中的第二组十二首与通行本不同,这说明25首西江月应有两个来源。这两组的来源确实不同。

第一组出自较通行的悟真篇,其中13首见于卷七和卷八,而14-16则分散在其他部分。此外,还有一些未收入该版本的小品脱漏。另一方面,“翁葆光述”却被证明是伪造的,因为它并不符合任何已知的历史记录。而且,在整个文献史上,“述”通常意味着作者实际上是原创者,而非简单地转录他人的作品。

关于这两组之间关系,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第二组似乎比第一个更加接近传统标准,它包含了一些特定的元素,如韵律、对仗和意象,这使得它们更容易与现存的大量注释相吻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假设这些注释是在某个时间点之前编写或更新过,以反映一种共识,即第二组是最接近原意或者至少最受认可的一种形式。不过,并不是所有现代学者的看法都一致,有些可能会倾向于接受第一个版本作为原始版本,但没有足够证据来支持这一观点。

最后,从内容分析来看,这两组都表达了对金丹炼制过程和成就结果的一般性描述,并且每一句都是精心挑选,用以阐述内丹学术理论。如果我们从这样的角度考虑的话,那么尽管存在一些细微差别,但总体来说,它们仍然提供了丰富信息,对研究内丹学术具有重要价值。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