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的代表人物。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县),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鲁迅先生对庄子的文章评价极高,说其文采更胜于老子,“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汉文学史纲要》)。唐明皇封他为南华真人,其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如《逍遥游》、《齐物论》等。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他的生命充满了贫穷与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他追求的是精神自由。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对他的贡献尤为重要,被封建帝王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被诏号为“南华真人”。他一生著书十余万言,其作品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这部文献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
他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辩证法因素,他认为自然比人的世界要好,无用就是有用。他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质区别,并幻想一种主观精神境界,即与天地同生,与万物一体。他提倡放弃一切妄为,以达到超然脱俗的境界。
在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任何社会制度和文化知识。他的文章想像力强,有变幻莫测的寓言故事,构成了特有的奇特想象世界。而且还有很多思想十分超前,比如数学里的极限思想。
研究中国哲学或文学,都不能不读《庄子》,因为它在两方面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如《养生主》的庖丁解牛尤受传诵。
标签: 做道士为什么后代不好 、 怎么成为一名道士 、 怎么理解道法自然 、 什么叫做无欲则刚 、 近代道家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