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的怀抱中探索莆田木雕的宗教文化以道家八段锦教学视频完整版为引路人

文/第一个人称

莆田木雕,是福建莆田地区的一种民间雕刻艺术,其传统工艺技法有圆雕、透雕、浮雕、根雕,品类包含佛像、仕女、家具、把件等。造型千姿百态,工艺精湛细腻,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实用价值。在创作传统题材的木雕艺术时,工匠们总会自觉不自觉地在作品中注入宗教的元素,使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

莆田地区的人民信仰着妈祖,她是海上女神,被誉为祈福平安的象征。妈祖信仰源远流长,从宋元时期开始,在北宋徽宗宣和年间被赐“顺济”二字为庙额,并于绍兴二十六年正式被封为灵惠夫人。至清光绪年间,由于其保佑元朝灭宋统一中国的事迹,被赐封天后。

妈祖造像中的身躯虽有修长与圆润之别,但以慈悲柔和为气质,其面部造型始终圆润饱满。这反映了人们对妈祖慈悲为怀、包容一切亲和力的理解。随着历代帝皇赐封,不同时代母亲形象发生变化,但体现出一种传承性与宗教性的结合。

除了妈祖,还有暗八仙,这是道教中的八位神仙,以简洁几何化符号代表,如法器鱼鼓代表占卜人生;宝剑镇邪驱魔;笛子使万物滋生;荷花代表修身养命等。此外还有“八宝纹”,即藏传佛教中的八种法物,每个都寓意着不同的吉祥意义,如法螺代表清净悠扬的声音;宝伞代表权威性;白盖代表脱离苦海等。

此外,还有一些伦理教育题材,如孔融让梨、“苏武牧羊”、“二十四孝”、“大禹治水”,这些故事通过木雕表达侠义风度、高山景行,以及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伦理思想。而这些主题都是通过祭祀仪式或生活环境作为载体来展现老百姓潜移默化感受到深厚伦理内涵与鲜明价值取向。

总而言之,莆田木雕将多神崇拜思想抽象出来,以细腻精微的工艺反映地域文化与民间信仰,同时又从儒家伦理中汲取养分追求道德高尚与社会和谐。这份独特性正是它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质之一。在自然的大幕下,这些艺术品不仅展示了人类对于美好生活追求的心愿,也成为了我们了解古代文化的一扇窗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