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术士姜抚,自称通仙人不死之术,隐居不出。开元末年(公元741年),太常卿韦绦祭名山,寻访民间隐逸之士,闻姜抚已满百岁,便向皇帝推荐。后将姜抚召至洛阳,在集贤院安置,并授予银青光禄大夫的爵位,以号“冲和先生”。姜抚向皇帝献上长青藤、终南山旱藕,并声称食用可延年益寿,这一事实被右骁卫将军甘守诚识破,因为民间饮用以酒渍长青藤者很多人暴死。面对这一情况,姜抚感到惭悔,他请求到崂山采炼仙药,最终逃出了洛阳。
据《册府元龟》记载:“裴耀卿为左丞相,开元二十五年,逸人姜抚献长春酒,由玄宗分赐给朝廷官员,同时也提供了制作方法。当时社会上许多人竞相服用这款长春酒,但却有很多人因此而暴卒。这让玄宗感到害怕,因此停止了这一做法,而姜抚也迅速逃离了京城。”从这些记载来看,即便是由姜抚所献的那款神奇的长春酒,如果饮下虽然不能保证会获得永生,却也不至于立即死亡,但民间依照其方子自己制造药酒的人们则存在很大的危险性。玄宗对此感到担忧,而姜抚则选择及时逃走,这无疑是一种明智的决定。
《新唐书》卷204《方技传·姬 披 传》中记载:“宋州人 姬 披 自言通仙人不死术,对外界保持着隐藏。在开元末年的某个时候,当时的太常卿韦縳在祭祀名山期间,也去寻找那些隐居在世上的才华横溢之士。他听说了一位叫作 “白头” 的老人的故事,那个人竟然活到了数百岁。当他得知这个消息后,就推荐了一位叫作 “冲和先生”的老者到东都去住宿,并且还特别指定让他住在集贤院里。”
根据他的话语,“服用长春藤能使白发变成黑发,从而实现永生”,于是太平天子的命令下达,让人们去太湖取这种藤条并赠送给当时已经衰老的大臣们。而宰相裴耀卿更是亲手递上了千万岁寿杯给天子享受,一场盛大的宴会在花萼楼举行,还专门准备了价值百奁的藤条作为礼物赐予大家。此外,他还被封为银青光禄大夫并被尊称为“冲和先生”。
然而,不久之后,又有一次事情发生——据说终南山上有一个旱藕,可以通过吃它来延年益寿。这一消息引起了天子的兴趣,他甚至亲自制成了汤饼,用以赏赐给高级官员。但是,有一个人名叫甘守诚,他懂得如何辨别药材,对于这些所谓的神奇材料持怀疑态度。他指出,这些东西其实都是普通的一些植物,只不过有人加以加工或者欺骗,使它们显得更加珍贵罢了。而且,由于一些无知的人开始使用这类材料来制作一种特殊的药水喝下去,他们却经常因为中毒而死掉。
面对这样的局面,一时间连天子本身也有些犹豫起来。不过最终还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这个计划不了了之,而那个名叫“冲和先生”的人物,也因为内心深处的一种愧疑感而决定离开京城远走他乡,最终未能幸免地过早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太平广记》卷二八八《辩疑志》的记载中提到,有一个曾经考入学业四十余年的荆岩,因无法得到仕途上的提升,便退居少室山地区自称为道士,与众不同。在一次偶遇中,他前往拜访那个号称通晓古今历史与现世知识但实际并不真正了解其中奥秘的人物——即著名道士“冲和先生”。当荆岩询问对方年龄的时候,被告知不是简单的问题遭到了拒绝。在继续追问的情况下,被告知梁朝时代的事迹,不过实际上梁朝已经灭亡多少年,而且他们不会设立西梁州节度使这样的职位,所以他的身份极可能是一个谎言。一时间,“冲和先生”因受到质疑而变得十分尴尬,最终于数日后含恨逝世。
总结来说,无论是在哪个角落,都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形象:尽管初期只是一个虚构出来的小人物,但是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浮现出更多真实面的痕迹,最终只能承认自己的虚伪与欺骗。而对于那些相信或追求超自然力量的人来说,这样的事件应该是一个警示,更是一次反思自身信仰与行为方式的时候。
标签: 仁者无敌 、 我想修道怎么入门 、 道家和儒家的根本区别 、 关于修心的诗句 、 儒学道教是算什么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