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卿(公元1093-1153),是北宋末期、南宋初期的一位著名道士,神霄派的创始人。他的字叫予道,有时也被称为述道,他的号是冲和子,而他出生在江西南丰的一个地方。从小,他就对道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擅长诗词和文学创作,对自然美好充满了向往。当他年纪大一些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奇异的人,这个人传授给他了一些关于风雷的秘密术语。在那个时候,王文卿已经开始学习这些高深莫测的法术。
据说,在宋高宗廿三年(公元1153)八月二十三日,当天早上,王文卿带着一颗平静的心去到南丰县许旌阳的地方,那里曾经是一个炼丹的地方。他在那里完成了自己的飞升,也就是说,他离开了这个世界,进入了更高层次的存在。在那之前,他获得了一系列荣誉,比如被尊称为“冲虚妙道先生”、“冲虚通妙先生”,甚至在元代,还有“冲虚通妙真人”、“灵惠真人”的封号。
传说中,与王文卿相关的一些故事与历史相结合,是这样展开的:根据史料记载,王文卿自诩自己无心于红尘中的富贵,只有对于成为仙者才有所追求。有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知道他拥有某种特别之法,这个法能够让一个人直接谒见皇帝。而且据说还有一个书籍,它包含了一些关于风雷的大秘密。这一切都使得他的名字在江湖间广为流传。
有一年,即宣和四年的秋天,当时正值宋徽宗主持朝政的时候,由于他的才能和德行,被召进京城。在京城期间,他住在九阳总真宫里,被赐予很多奖赏,但他却没有接受任何一项。后来,又因为一次加封,“特授太素大夫”,并担任过凝神殿校籍等职务。不久之后,又多次受到提拔,被提升为侍宸,并且获得金门羽客这一特殊头衔,还得到其他许多荣誉。此外,还有父母以及叔妻弟弟,都因他的功绩而获得封号。
当钦宗即位后的靖康元年,一份奏章要求回到家乡,以此表示对母亲更多关爱。但不久后,就再次拒绝朝廷的一次征召,不愿意离开山林生活。一切似乎都指向一种预知或者预定的状态,因为很快就在宋高宗廿三年(公元1153)的八月二十三日,当天清晨,上官氏请求进行一次最后的情告:“我这副身体只是假象,本来的我其实是一块松板,我穿着俗世之衣,却能跳出尘世。”随即,在当日下午,最终实现了飞升,从肉身转变成仙气飘散。
至于他的思想以及著作方面来说,王文卿最擅长的是五雷之法,这也是神霄派核心之一。他还培养出了几个徒弟,其中包括朱智卿、熊山人、高敬宗、袁庭植等,他们都学会了他的秘技。此外,有萨守坚这样的人物,在青城山学到了他们之间交流的心得。而新城里的高子羽,也通过学习其法则掌握了一部分知识。当然,最亲近的人物,就是甥上官氏,他们共同分享着这一套技术。此外,再加上一些别人的传承,更增加了解释这一系统魔法的手段。作为一名修炼者,其作品《冲虚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话》记录下了许多关于雷电控制与使用方法,以及修炼内部心得体会。他强调,无论是施用符咒还是进行其他形式仪式,都必须先修练内功,为此做准备,而不是仅仅依赖表面的仪式或符咒。这一点反映出一种严格要求自身实践能力,同时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心态。
标签: 人生感悟 每日禅语 、 道教的学说 、 无为则无所不为怎么读 、 道家故事及其哲理 、 什么叫做道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