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教鼻祖王文卿神霄派创始人以智慧之光照亮了中华文化的殿堂

王文卿(公元1093-1153),北宋末至南宋初的杰出道士,神霄派创始人,以字予道(一说述道),号冲和子,籍贯为建昌南丰(今江西南丰)人。自幼对道教产生浓厚兴趣,擅长诗词和文学,有着深沉的山水之情。在成年后,他遇到了一位传授他法术的异人,并掌握了风雷之术。据史书记载,宋高宗廿三年八月二十三日,王文卿在故乡南丰县许旌阳曾炼丹的地方飞升而去。

其生平与事迹被后世颂扬,被赋予多个尊称,如“冲虚妙道先生”、“冲虚通妙先生”,并在元代又获得“冲虚通妙真人”的封号。此外,他还被追赠为“灵惠真人”。关于他的传说与历史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但王文卿本人的确立志向是非凡的,他自称:“红尘富贵无心恋,紫府真仙有志攀”。

据记载,在宣和元年时期,他声称自己得到了来自异人的飞章谒帝之法及啸命风雷之书等,这些神秘的法术使他名声远播。随后他奉诏赴京,并受到极大的赏识,被授予许多荣誉,如特进徽猷阁待制、主管教门公事等。他不仅个人受到了重视,而且他的父母叔妻弟都得到了封号。

然而,最终王文卿选择放弃仕途回到自然中生活。在钦宗靖康元年的某个时候,他请求归还侍奉母亲,并返回山林生活。这段时间里,他继续修行,不参与政治。在生命最后的一天,即宋高宗廿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当天清晨就开始写下遗言:“我身是假,松板非真,我牢牢俗服,只想跳出红尘。”随即便发生了飞升的情形。

作为思想家与著作家之一,王文卿以其独到的观点,对五雷法进行了总结,为神霄派奠定了基础。他不仅擅长雷法,还有众多学者能够从他那里学习到这些知识,如朱智卿、熊山人、平敬宗、袁庭植等。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人也能继承他的法则。

此外,由于其对于内修和召雷役神方面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符咒符箓等方面的看法,都体现在他所著《冲虚通妙侍宸王先生家话》这部作品中。这部作品采用问答形式详细解释了雷法中的奥秘,同时强调内修对于整个过程至关重要。而其他如奏章符诀这样的内容,则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