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学说创始人通玄广德洞真真人于善庆实乃古今罕见的智者与圣贤能否在众多迷雾中揭示出通往宇宙之谜

于善庆,字伯祥,道号洞真子,以其高洁的修为和深邃的学问闻名。自幼便放弃了世俗之物,全身心投入于经史之学。大定二十二年,他在马丹阳的指导下学习道法,并随后前往终南山拜访丘处机,成为他的弟子。在此后的岁月里,他跟随丘处机游历四方,不断探索和传播全真道教的大智大慧。

大定二十五年,于善庆被派往洛阳,为谭处端致书,这一行程中他不仅见证了谭氏去世,还亲眼目睹了全真七子的集会与分散。他继续跟随丘处机,在明昌二年时,被派往沂阳石门,全真堂与蒲察道渊结伴同行。此后,他隐居陇州吴岳,凿洞而居,并多次前往燕京礼拜王处一,最终成为了全真七子中除郝、孙外的五位弟子的共同导师。

泰和三年,当地牧守保奏他为“冲虚大师”,这一荣誉使他的影响力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在泰和五年的春天,他再次回到山东栖霞,与丘处机相聚。这一次,他们商讨了一系列重要的事宜,其中包括将毕知常送往天平观催促于善庆返回汧陇地区。

面对这些重大责任,以及来自金廷对于南宋用兵成功之后所提出的新的职责,无奈之下于善庆决定从命,更改名字为志道,最终西返关中。在正大三年的一段时间里,由于金廷对南宋政策的变化,大批宋俘人群涌入关陇地区。于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上述百余人中的许多选择以求度为道士,而于善庆则收留并引导他们建立起自己的宗教中心。

当蒙古朝廷遣使来访寻找三教名人时,即太宗十年(1235年),由于他的卓越贡献及无私奉献精神,被授予“通玄广德洞真真人”的尊称。当年的七月份,又被任命为重阳宫住持,并负责主领陕右地区内所有宗教事务。接下来15个多年的时间里,他在重阳宫进行了巨大的扩建工作,同时又主持修建了甘河遇仙宫以及磻溪长春成道宫。而且还承办过会葬王重阳的大典,以及主持罗天大醮仪式。此外,还应请求赴巩昌总帅汪德臣那儿传授全真道教义理至今仍旧有声望。卒於元海迷失後稱制三年,有著作《洪钟集》流傳至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