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吉(1271-1355),一位在元代大放光彩的道家净明宗师。他的字是希文,与同辈的谱入温陵处士黄天麟讳权公并肩作战。在净明道的传承体系中,他被尊称为净明嗣教、旌阳三传之首。他出生于豫章丰城(今江西省所在地),是一位望族子弟。当他年纪轻轻十二岁时,就已经进入了西山玉隆万寿宫,师从清逸堂朱尊师学习。朱尊师去世后,他又继续跟随王月航老师学习,直到王月航也过世了。他还得到了刘玉器重,并且事实上就像刘玉一样对待他。刘玉临终前嘱咐他继承自己的衣钵,因此在西山选了一片地方建立了三个坛——玉真、隐真和洞真——以授予他这些知识。
至治三年(1323年),黄元吉访问了京城,在那里赢得了高级官员和学者们的赞赏。泰定元年(1324年),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来到京城,对皇帝推荐黄元吉,并称赞他“宜表异之”。于是,皇廷赐给了他一个正式的地位和名号:“净明崇德弘道法师、教门高士”,并让他负责修复玉隆万寿宫。不幸的是,这个计划未能实施,因为玄教的大宗师张留孙请求将黄元吉留下来居住在崇真万寿宫里。一年之后,黄元吉便在京城去世了,他的遗体火化,然后他的遗剑被带回西山,由徐异继承成为第三代传人。
整个生命中,黄元吉致力于阐扬刘玉学说的重要性,他对净明忠孝学说的解释深受人们青睐。这些言论由陈天和编辑成《中黄先生问答》,收录进《净明忠孝全书》的第六卷。在这本书中,他提出了很多观点,比如“只要除掉欲望就是纯洁,只要内心没有杂念外界自然无不好的行为。”同时,他认为保持生活简朴、斋戒沐浴仅仅是外表上的纯洁,而真正实现内外兼修才能达到真正的纯洁。
对于那些追求修行的人来说,“真人”这个概念非常重要。他解释说:“在净明教中的‘真人’并不指的是通过吐纳休食或辟谷而达到的境界,而是指能够控制自己的愤怒与欲望,将过去的错误改正为更好的行为,以理性恢复本质,与自然界保持平衡,无需为人类感到羞耻,这才叫做‘真人’。”
关于善恶因果的问题,如果有人问起,那么 黄元吉会回答说:“做好事会得到百fold 的福报,而做坏事则会遭受百fold 的苦难。积极善良的人必然获得余生的喜悦,而不善良的人则必然经历余生的痛苦。大多数人如果做好事,就像播下五谷种植庄稼一样,一季种下,一季收获;如果他们做坏事,就像是弓箭手拉满弓箭准备射击,不可避免地会有报应。”
标签: 男人对女人说无欲则刚是什么意思 、 人生座右铭大道至简无欲则刚 、 普通人怎么进入炼气期 、 怎么理解道法自然 、 六种人不宜去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