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全真道士家室问题探究:如何在自然中体现大道至简的道教文化
在世俗印象中,传统认为全真道士应该是出家修行的人,但实际上,江浙沪地区的全真道士中很多人都有家室,这一现象引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和疑惑。人们提出了各种解释,比如说法腐化、非正宗或不是真正的全真等。但这些说法并非准确反映了事实。
其实,全真道教源自宋元时期,其内丹心法分为东南西北中派,而主流的大致上是由南北二宗的钟吕信仰作为本源。南宗五祖主要包括张伯瑞祖师及其后继者,而北宗五祖则包括王玄甫、钟离权、吕洞宾、刘海蟾和王重阳。
其中,张伯瑞祖师以“先命后性”著称,其代表人物多出自南方,因此被称为南宗。而北宋张伯端被尊为开派祖师,并提出了一条重要的传承谱系,即张伯端—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这六位人物构成了现代存世丹法中的南宗和北宗。
白玉蟾作为清修成道的人物,其原因有二。一是童身出家的完满状态,一是扎实的双修功夫。在他的基础上,他开始普遍传授这套丹经,开创了清修法门。
相比之下,北七真指的是王重阳所传的一批人,他们分别是马丹阳、谭处端、邱处机、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和孙不二。而这些人与紫阳派(即紫阳真人张伯端)的后裔形成对立,是因为他们是在不同时间发展起来的,与紫阳派没有直接联系。
到了元朝,全真教逐渐合流,其中最重要的是龙门祖师邱顺天,他开创了新的局面,使得两种不同的修炼方法融合在一起。随着元代中叶以后,由于支持度上的差异,以及陈致虚等人的努力,最终两种体系统一为了一个更大的框架——全真道。
此外,还有一种调和派,也就是闵小艮所谓的小艮派,他们将阴阳栽接与清净孤修结合起来,以此来解决早期争论的问题。此外,有些地方还出现了一些其他形式,如金盖山中的云巢嗣龙门,这里的修行方式也很独特,它们虽然也是全真的,但却保留了一些特有的风格,如婚娶这样的习惯,从而使得江浙沪地区的全 真 道士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标签: 女子修行修心的句子 、 男人对女人说无欲则刚是什么意思 、 人生悟道图片 、 道家四大经典著作 、 看易经和道德经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