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在天成的理解浙江宗教界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作为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我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8年抗战的艰辛历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奋勇战斗,为取得胜利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浙江宗教界同全国人民一道,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近日,本报记者追寻往事,缅怀英烈,走进那些留有抗战印迹的寺院道观,展现尘封的历史画卷。“在抗日战争时期,浙江佛教界抗日救国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当数宁波奉化雪窦寺的大和尚太虚和天童寺的大和尚圆瑛。”浙江省新四军研究会的一位教授告诉记者。

1937年“七七事变”后,佛教领袖太虚大师即由庐山发出“铣”电,呼吁国内外佛同赴国难。太虚法师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告,对全国佛行动起来,并组织“佛教青年护国团”,积极参加救护、宣传以至地下斗争等活动。他还被授予宗教领袖胜利勋章,以表彰其对国家民族贡献。

圆瑛法师则组建僧侣救护队,在前线深入,将自己置身于枪林弹雨之中,为伤兵抢救、难民护送而不辍。面对沦陷区无人掩埋阵亡士兵与受难者的尸体,他挺身而出,用大无畏精神组织掩埋队伍,每天将尸体一具一具地抬上车送到郊外掩埋,最终总计掩埋1万多具尸体。他的这份慈悲与坚韧,不仅赢得了社会人的赞美,也被誉为“英勇僧侣”。

杭州玉皇山福星观香火旺盛,但人们很少知道,这里曾收容了7000余名难民。当时任方丈李理山继承道教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济世救人、匡扶正义、无私奉献、尽瘁事国的情怀,在当时影响巨大,被称赞为江南全真派领袖。在杭州市下求援国际红十字会支援粮食的问题上,他冒险通过敌军层层封锁,不畏困难危险,将粮食运回困境中的難民所,让众生得以安稳生活。

温州市也有11位爱国道士为了国家兴亡牺牲生命,他们在1942年8月抵御日本侵略者的疯狂烧杀抢掠中壮烈殉职。这群敢死队式的小小修械所发展成为四明山区重要兵工厂,为新四军提供了宝贵支持。

禅源寺僧侣也全力支持抗战,省府成立“浙西办事处”,恢复浙西政权攻击日寇。而宁波慈溪地区,如金仙寺、三北游击司令部所在地海鹤庵、小小修械所洞山寺及吉祥寺,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是三北游击队指挥中心、党内交通通信站或秘密印刷点,是新四军纵队修械所或兵工厂,从这些场合可以看到宗教界如何参与到抵御外来侵略者的战斗中去,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安全与民族尊严。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