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物化逍遥至真仙境

文高明见,许多人曾经目睹果实从枝头坠落,但只有牛顿在此中悟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许多人也都有做梦的经历,却只有庄子从一个梦中找到了通过物化进入绝对逍遥的道路。这是一个梦,是中国最为著名的蝴蝶梦,是历代骚客文人、宗教人士和哲学家不断解读、吟咏和憧憬的一个梦。《庄子·齐物论》末尾说:“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dream 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这就是所谓的“物化”。

齐物论是庄子的哲学核心,与基石何谓“物化”?庄子《齐物论》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哲学观点,将天地人物皆由道气所化生,本属一体,并无二致。世间百姓纷扰不宁,他们执着于个人观点,对于事务的高下、是非不加以思考,不但毫无意义,而且反而束缚了自己的心性,使自己无法达到真正自由的心境,只有放下个人的偏见才能契合道德本质,与一切事物同一,为逍遥达成。

庄子通过一个简单的梦境告诉人们,在某种境界下,人类可以转换成为其他任何事物。这是一种境界,也就是《齐物论》开篇提出的“吾丧我”。他崇尚那一种精神上的自由游走,那是一种独特精神往来的绝对自由。但是在现实世界里,无论是人类还是自然,都不能获得完全的自由,都需要找到依靠。在庄子的眼中,“鹏飞南冥水边三千里”,即便大鹏飞得如此遥远,它仍需羊角风来支持其翱翔,这样的状态虽看似逍遥,但实际上依旧需要外界条件支持;列子御风行五日后回返,他似乎随意自如,其实也是借助了风力。

真正能够做到无所需而随性逍遥的人,比如姑射山上的神仙,他们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女,不食五谷只吸收空气饮用露水乘云驾龙四海游荡,只有人类才能够达到没有什么要追求或避免的情形。而至于那些受命运摆布折磨的人们,如王骀申徒嘉哀骀它申徒嘉子舆等,他们虽然遭遇悲惨命运却超越了身体和命运给身心带来的束缚,在精神层面上享受了极大的自由。

因此,这种逍遥游不仅仅是对心性的超越,更是一种忘记自我的方法,最终达到精神层面的完全解脱。这正是通过他的理念寻找忘记自我超越心性的至高精神境界,即使面对生死荣辱利禄以及诸多困惑,他都能保持一种全新的理解和态度。

比如对于死亡问题,他认为生命死亡相辅相成,就像环状两个端点一样循环永恒,因此为什么要过分关注生死呢?他甚至在妻去时欢歌庆祝,而在临终前,对朋友说:“请不要担忧给我厚葬,我担忧的是鸟儿可能会把我的尸体当作食粮。”

古今以来,每个人都会将除去死亡以外的一切视作生活中的最大挑战,而在庄子的眼里,这些变化只是春夜里的流年短暂幻象。他认为,“死亡改变不了我们自己,更别提财富祸福这些微小事情。”所以尽管楚王坐拥宝座不过如同庙堂内存放骨架一般,但是他宁愿做乌龟般生活;惠施千方百计保护国相位,不过像是猫头鹰紧握腐鼠恐被凤凰夺走一样可笑!

作为先秦诸子的重要人物之一,被誉为道家的代表人物,有孔夫子被尊称圣人而他则被称神人。他的思想奠定了道教心性哲学基础,同时弥补早期道教理论中的缺陷,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遗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