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金秋季节,菊花盛开,据说赏菊及饮菊花酒的习惯源远流长,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 菍月”,在这时候,即重阳节里,观赏这些傲霜怒放的黄色、白色蕾者莲房曰‘万龄’、粉红色曰‘桃花’、白而檀心曰‘木香’、圆者‘金龄’、纯白而大者曰‘喜容’等各种精致多样的美丽景象,就成为了一个重要活动。
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不仅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这一传统到了现代依然被各地公园所继承和发展,他们不仅举办了规模宏大的单一品种展览,而且还有创新的作品,如将鲜活的植物编织成动物或人物形状,这些造型既展示了艺术家的才华,又吸引了更多的人群来参与体验这种特殊的情感。
至于喝下这些充满生命力的黄色的古老药用植物提取物,那是一种古老但仍被广泛接受的心灵慰藉。在汉魏时代就已经出现过类似的酿制方式,而在当今社会中,它们也依然受到人们青睐,因为它们具有祛病除热以及养肝明目的功效。
总结来说,在这个特别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到两项历史悠久且深植文化中的传统活动——一种是欣赏那些作为长寿象征并代表着生命力强烈的大朵黄色的植物;另一种则是在特定的时间点享受一种含有神奇药用价值的大自然馈赠。当我们通过这样的行为,与我们的祖先交流思想,同时也让自己沉浸在这丰富多彩又充满智慧的话语中,让生活更加温馨和谐。
标签: 怎么理解无为而无不为 、 女子修行修心的句子 、 道教供奉的神像有哪些 、 如何理解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 、 国家公布修仙真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