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恩施“女儿会”承接红白喜事一条龙:迎亲的热闹民俗300年来,“女儿会”在恩施民间一直非常活跃,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恩施市委、政府的直接介入,“女儿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仅多次在省、州电视台展示过风采,而且与清江国际闯滩节、民俗风情旅游节以及硒都魔芋节和茶叶节结伴而行,既为经贸、文化、旅游事业增添了光彩和魅力,也使“女儿会”本身成长为恩施民族文化的台柱和令山外人心动目眩的艺术奇葩。 恩施土家族女儿会,简称恩施女儿会,发端于恩施市的石灰窑和大山顶。两地分别为恩施市东、西两个1800米的高寒山区,两地因分别出产名贵中药材(当归、党参)而成为享誉中外的药王之乡,同时两地也分别孕育了奇特婚俗“女儿会”,而成为女儿会的故乡。此俗一直承传不嬗,迄今已近300年。石灰窑和大山顶均属恩施市辖地,且全市多为土家族,故将人们习惯称呼的女儿会称为“恩施土家族女兒會”。 “ 女兒會 ” 是 恩 施 州 土 族 具 有 代 表 性 的 区 域 性 民 族 传 统 节 日 之 一 , 是 一 种 独 特 而 新 奇 的 节 祝 文 化 , 它 因 在 华 夏 大 地 上 独 显 女 性 文 化 光 辉 , 而 尤 为 显 得 光 彩 夺 目 。 通常每年的农历7月7日至12日这些天,是传统的“女兒會”吉日,最早流行于恩施石灰窑、大山顶一带,如今已发展成全州性的民族节日。 被誉为“东方情人节”的土家 “ 女兒會 ” ,保存着古代巴人原始婚俗遗风,是偏僻土家山寨中与封建包办婚姻相对立的一种恋爱方式,是恆斯地區青年追求自由婚姻过程中,由他们自发形成,以集体择偶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節慶盛會。其主要特色是以歌声作为媒介,并通过歌曲形式寻找意中的另一半或重温旧情。在参加此活动时,一些姑娘们都会穿上她们最美丽服饰,将自己最漂亮衣物穿在内层,将短款放在外层,每件衣服比前一件更短,可见度逐渐增加,被称作 “ 闪耀折子 ” 或者 “ 三滴水 ” 并佩戴精致金银首饰。而这期间,她们还摆放着来自远处村庄的手工艺品,在街道边摆设摊位等待男生前来购买,这场景充满了自然真实的情感交流。当小伙子们经过姑娘们时,他们便试图搭话并询问是否有共同兴趣,如果双方感情相投,就邀请对方前往丛林深处进行一次特别的情侣互动,这是一种独特的心灵沟通方式,以此确定彼此之间的人生道路。这份悠久历史背后的故事,让我们不禁思考,那些简单却又神秘的情感纽带如何在这个现代化快速变化的大环境下依然保持它那份独特与美好?
标签: 修行的诗句 、 做则必成 、 如何理解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 、 怎么学道术 、 什么是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