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风俗习惯反复提及佩茱萸与簪菊花传统压岁钱礼物的英名

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中,佩戴茱萸和菊花是两大亮点。茱萸被称为“辟邪翁”,而菊花则被誉为“延寿客”。茱萸是一种可用于中药的果实,其品质优良的吴茱萸(产自江浙一带)尤其受欢迎。它是一种常绿小乔木,叶子羽状复叶型,小花初夏开绿白色,成熟后呈紫红色,有温中、止痛、理气等功效。古人相信佩带茱萸能驱邪避灾,这个习惯在唐代盛行,不仅妇女和儿童佩戴,还有男子也会这样做。这项习俗早已在晋代就有记载,而且历经宋代到清代都保持着流行。

除了佩戴茱萄,还有头戴菊花的风俗。清代北京地区重阳节时,将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以消除凶兆招吉祥。而宋代,则出现了将彩缯剪成茱萄或菊形赠与他人的风尚。

重阳节中的茱萄同样具有除虫防蛀之用,因其能够抵御霉变,在桂花盛开期间尤为重要。此外,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未来长生延寿抱有更多期望,所以“延寿客”(菊花)的地位最终超越了“避邪翁”(茱萄)。

随着时间推移,虽然最初关于避邪消灾的心理需求依然存在,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升的追求,“延寿客”的意义逐渐成为主导。在现代,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传统习俗如何从最初单纯的避邪消灾转变为一种更广泛意义上的庆祝生命和健康。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