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文化在社会中复兴阿公阿婆教孙子讲客家话真不容易

阿公指着壁虎的卡片,认真地教孙子说:“孙子,里扎系壁蛇里,其烧的爬墙的!跟我一起读一次:壁~蛇~里~”

接着,他指着肥皂的卡片,又认真地教孙子说:“孙子,里扎喊番碱,平时洗身用来搽身的是就系其喇。跟我一起读一次:番~碱~”

他又指着苍蝇的卡片,用同样的方式教导孙子:“孙子,里扎系乌蝇。系一种害虫,跟我一起读一次:乌~蝇~”

接下来,他指着蚯蚓的卡片,说:“孙子,这条叫做蝖(xuan)公,爷爷平时就用其来钓鱼。跟住我一起读一次喇:蝖(xuan)~公~”

然后,他指着钥匙的卡片,对孙子说:“这条叫做锁匙。转屋卡开门就靠其喇,再听我一起读一次喇:锁~匙~

他继续用同样的方法教授客家话中的其他词汇,比如螃蟹、膝盖、三轮车、勺子的发音和意义。

兴宁阿婆也参与进来,她拿出一张卡片,用她特有的方式教导她的孙辈们。“锁屎”,是开门用的;“王擦”,是让人闹事;“扫把”,是扫地用的;“圆笔”,是写字用的;“掌牛”,是不识字的人去的地方;“沃头”,是煮菜用的;“包宿”,是一种美食,而不只是一个单词。

最后,她告诉他们,“老海”和“鸡麻”等词汇,也都有它们独特的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这一切都是优秀客家语言文化的一部分。如果从小将这些语言传承下去,那将是一个极好的开始,为保护和发展客家文化打下坚实基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