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礼节你会读这些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词组吗

国之根本,民之天命,农业不仅是中国人的生存之本,也是我们客家话中所保留的词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将一起探索这些与农业生产紧密相关的客家话词汇。

一、搭钁头

在古时,一锄头是农夫最不可或缺的工具。在田间劳作累了,人们会暂时休息,与邻里交流几句,或喝点茶水。但不能长时间放松,因为锄头始终伴随着他们,以备不时之需。这便是“搭钁头”的由来。

二、无搭无糁

昔日客家农村家庭生活中,“砻穀堆米磨豆腐”是一种常见的习惯。“磨”大家耳熟能详,“砻”和“堆”可能较为陌生。“砻”用于去除稻壳,“堆”则用来盛装春米。因此,当没有足够的米粒(即“饭糁”,古语词)时,不必浪费时间精力去做这件事。故而,“无搭(无)糁”的含义就是乏味透顶,无意义可言。

三、顶顶堆堆

让我们回顾一下旧日踏山地舂米制作饭谷过程。在舂米时,由于湿泥粘在地面上,同时也有粉末飞溅开来,因此需要不断地清理堆积物以保持中心稳定。此处“顶”指的是用丫杈支撑,以便清理;而“堆”,则意味着重重地压下以碎散粉末。当制作饭谷,起落堆积物导致粉末粘结并飞溅,而要使其仰起更需大量力量进行,这个反复过程既繁琐又麻烦。不断地做出错误并加剧问题,就被形容为「頂」與「擺」,亦称「頂頂擺擺」,意指某人工作总是不顺利且令人厌烦。而那些经常犯错的人也被称为「頂貨」、「放頂貨」。如果此人还口音模糊的话,则被叫做「聽聾頂貨」。

四、地泥下

即「庭院内」。即使居住在钢筋混凝土结构高楼大厦中,客家人仍旧习惯说「拖庭院内」,有可能源自客家人对任何落在地面的东西都把它们当成种子一样看待。此外还有电池,在过去就曾被称作「電泥」。形容一个人乡土气息浓厚,可以说他有很强烈的地面气息,即所谓的地面味道。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