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处暑后余热渐去,最怕炎热之人也将扇子收起时,白露之时便至。“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自此夜间凉过一夜,便能在清晨见到草木上结成的凝露,因此名为白露。西晋文学家左思曾这样描绘这个季节:“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柔条旦夕劲,绿叶日夜黄。”其力道不凡。 白露是人们感受炎凉变化转折点,也是寒暑交替最切身感受的一刻,不仅触动着人们的视觉,还深深影响着人的情感世界。就像明代画家唐伯虎的《秋风纨扇图》中的仕女,她独自站在秋庭中,将要收起的纱扇姿态流露出对光阴流逝的无奈。她静静地凝望着周围落叶未落的树木,有人曾问“不知秋思落谁家?”答案似乎藏于这幅画中。那含蓄而又悠远的情韵,从《诗经》里的“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直延续至今。
当代工笔画家何家英在她的《秋冥》中,以少女抱膝坐于飘飞落叶中的景象,让我们窥见了她心中的种种感情:思念、回味、憧憬与惆怅。这幅画以温暖色调勾勒出少女内心丰富的情绪,使得这些情感穿越时间与空间,与百年前唐寅所绘仕女共鸣。尽管时代不同,但人类对于光阴留恋和珍惜,以及生活中涌现的心境,却始终如一。
白露是一年四季之交接处,它既温润又沉稳,就如同古诗赞美它——“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它不会急躁地迎来冬天,也不会匆忙抹去夏日尚存的美好。在这样的时节,我们还可以欣赏到盛开的荷花,如老树作品《白露》所描绘湖边小屋,那里夏荷入冬后的景致典型,是黄绿相间且浅墨点染荷叶,而浓墨细勾的是剩下的莲蓬,这样的意趣融合了古代诗人的智慧——“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旦夕秋风多,衰荷半倾倒。”
同时,它也是一个让人怀念故乡的地方。不管你身处何方,当你看到那片片早晨初放的大雨滴,或许会想起那些故乡的小路,那些熟悉的声音,那些久违的情愫。而元代画家的赵孟頫在他的《鹊华秋色图》中,用笔轻淡色的彩云编织出了一幅田园生活的人文关怀,他捕捉了世间万物生长停歇之间最朴素而真挚的情感。
最后,在戴树良先生创作的小品《白露》,他回忆自己的童年记忆:清晨孩子们开始斗蟋蟀玩耍,无忧无虑地享受着这一段宁静与纯净。他通过艺术表达了对这种简单生活方式以及童年的美好记忆的一份怀念和尊敬。这正是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拥有过或渴望拥有的那份安全和平常心。
所以,让我们抓紧时间,一起来走近自然,一同欣赏这次难得的人间美景,“胜却人间无数”。
标签: 女人无欲则刚的人是什么心态 、 道家 人物 、 如何评价无为而无不为 、 老子道德经第六章感悟 、 六字真言不能乱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