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记忆中,“龙戏节”是一项源远流长的传统活动,始于民国时期。据《周庄镇志》所载,1917年,这个节日的由来与一场大火有关。那一年,周庄西中街发生了毁灭性的火灾,使得百余间房屋化为灰烬。为了防止此类悲剧再次发生,当地居民成立了“火政会”,并决定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日作为“龙戏节”。这一天,全镇的救火队员们将展示他们的技术和勇气。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每支救火队都要带着自己的设备前来展示。在圣堂集合后,他们将按照一定的规则上街行进,最终集中到南河滩。这一过程充满了竞争,每支队伍都希望能够第一时间释放水流,以此来评判哪支队伍最优秀。接着,在城隍庙前的戏台上,将举行两场表彰仪式,一场白天免费观看,一场晚上的门票出售。一切收入都会被用于支持“火政会”的工作。
这两个夜晚,不仅吸引了周庄内外的人们,而且还有来自四乡八镇的地方百姓前来观赏。“龙戏”演出通常包括一些神秘而又精彩绝伦的表演,其中最著名的是“跳加官”的环节。在这个部分,扮演赐福者的角色不能穿红色,因为红色象征着危险,而绿色代表着安全。此外,还有一些关于“火”的话题是不允许提及或表演,因为那是禁忌之事。而这种文化活动一直被保留下来,是当地人民共同庆祝的一个重要时刻。
标签: 怎么理解无欲则刚 、 人生座右铭大道至简无欲则刚 、 道德经无为而治原文 、 六字真言不能乱念 、 道家故事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