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民间龙戏节中的普通话学习感受在自然景观中绽放

在我看来,“龙戏节”这项活动不仅是周庄独有的传统文化盛事,更是一种集体的防火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展示。据历史记载,1917年,当时周庄西中街发生了大火,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后,居民们就共同筹划成立了“火政会”,购买了一套新的消防设备,并规定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日为“龙戏节”。这一天,全镇的人们都要进行一次救火演习,以检验他们的准备程度。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每一支水龙队都得以其冲锋旗开道,然后抬着水龙按照既定的路线前行,最终汇聚于南河滩。在那里,他们等待着负责人的指令。一旦开始,他们便迅速展现出自己的技艺,以最先射出的水流作为竞赛标准。接着,在城隍庙前的戏台上举办两场表彰晚会,每天两场,一部分免费,一部分则收取门票,这些收入被用来支持“火政会”的运营。

此外,这两天还吸引了来自五乡八镇的大量观众,他们纷纷赶来观看这个盛况空前的活动。在表演期间,有一个特别的小细节——赐福的角色不能穿红衣,而是必须换上绿色,因为红色象征着火,而绿色则代表着水。此外,还有一条规矩,即不得上演与“火”有关的情景剧目,这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避免触犯神明、保持社会秩序的心理状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