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昆山民间龙戏节探秘冬至的由来在自然景观中的reenactment

我回忆起“龙戏节”,这是在古镇周庄举行的独特庆典,是当地民众共同议定的,追溯到民国初年。据《周庄镇志》1992年的记录显示,这个节日的开始可以追溯到1916年,当时一场大火在西中街肆虐,烧毁了数十间房屋,损失惨重。翌年,即1917年,周庄成立了一支专业的“火政会”,并购置了现代化的消防设备。在那一年,也就是农历五月二十日,全镇居民决定将这一天定为“龙戏节”。节日期间,全体救火队员们在中市街圣堂集合,然后沿着街道抬着装有水的小车(俗称“水龙”),其队伍由冲锋旗引领前进,最终汇集于南河滩。按照规定,当负责人发出命令后,每组队伍便竞相展示他们的技能,以最快吐出水流者获胜。此后,在五月廿三和廿四日,本地政府在城隍庙前的戏台上举办表彰活动,每天两场演出,其中白天免费观看,晚上则票价收取,从而筹集资金用于支持“火政会”的运作。这两个热闹无比的夜晚,不仅吸引了周边五乡八镇的人们前来观赏,还有来自更远方的地方游客。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节目里,“加官升职”这一部分,由于红色象征着火,而绿色代表着水,所以穿红衣饰的人物被要求改换成绿衣。在整个庆典期间,上演有关火元素的情景剧也被严格禁止,这是因为当时人们对任何与火有关的事物都持有一种忌讳之心。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