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民俗婚嫁婚丧嫁娶后的物品传承

在徐州,这个充满历史与文化的城市,婚姻不仅是一段人生旅程的开始,也是家族荣耀和子孙延续的象征。因此,选择吉日迎娶新娘,是每位父母都希望为女儿安排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里,人们遵循着古老而复杂的规矩,无论是三媒六证、纳彩行聘还是换帖传柬,每一步都需谨慎和精确。

对于男方来说,他们会选出两个吉日,一個在上半月,一個在下半月,以供女方挑选。而有些地区还特别注重属相,以至于有了“正、七迎鸡兔;二、八虎和猴;三、九蛇和猪;四、十龙和狗”的民谚来指导选择。但通常情况下,这些日期都是指阴历的双月双日,如每月二、四、六或十等日,其中占“六”比较多,因为它被认为是“六六大顺”。

农村里为了避开农忙时期,那时候大家都忙于工作,“黄金铺地,老少弯腰”,所以不能打扰他们。而城里则喜欢选假日或双数星期天作为佳期。按照过去“老门旧家”的习俗,书面形式上的传递也是必要的一步,比如派遣红包袱背带者携带着拜盒内装满了吉祥物,如婚书艾条麦麸子等,然后写明何时为利日,上下车轿面向何方迎喜神冠戴面向何方迎贵神坐帐面向何方迎福神,还要附上祝福语如:“天地氤氲”、“咸恒庆会”、“长命富贵”、“金玉满堂”。

随着时间推移,现在这种方式已经变成了简单通知,如果需要请柬也就更简单直接了。当婚期临近,亲戚朋友就会得到通知去参加这个特殊的场合。此谓“叫客”。城里的请柬更加简洁,而农村则依然口口相传。

一旦确定好日期,便开始准备新房布置。“铺新床”尤为重要,由全福太太承担这一重任。她们首先填枕套被,同时唱歌:“一顿吃饭不再饿,红罗帐里去上宿;花言巧语多听些,不向人前学是非。”并且,在床角放置一些莲子花生红枣桂园白果,以示早立子生贵子。

为了预示早生贵子的好运,大喜之夜还得请一个未成年童男陪伴新郎过夜,并称作滚新床,他将在大喜之日充当压轿郎。这些习俗虽然已经逐渐改变,但它们仍然体现出对家庭幸福生活美好的愿望。

至于嫁妆,它原本指的是女子梳妆用的镜匣,但到了唐宋时代,则泛指所有陪嫁品。徐州地区有十多种不同的陪送规矩,从整枝子到巧十三,大八件、中八件、小八件,再到灯盆两种及软包袱,每一种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有些甚至可以反映出家庭经济状况。在古代,只有挂有皇帝恩准的大户人家才能陪得起整枝子的嫁妆,而土地奴婢车马服装箱柜桌椅古玩等均属于必备物品中最基础的一部分。一块土基代表一百亩土地,因此任何数量不得单独出现。这一切,都展示了一种对未来生活质量以及孩子教育资源需求的考虑。

今天,与往昔不同的是,现在人们更多地关注实用性而非仅凭礼仪。大部分人的心思都不再停留在那些空洞无聊的事情上,他们想要的是实实在在能够帮助自己更好生活的事务。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这方面的事情,请继续阅读我接下来提供的一些信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