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背着道德经全文和译文的囊云小考

在古代的传说和故事中,云被赋予了神秘而丰富的象征意义,它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更与人文关联紧密。《道德经》全文和译文,不仅是一部哲学之作,也是对云这一自然现象深刻理解和感悟的体现。

据记载,在战国时期,有一位名叫更羸的人,他的妻子能够制作一种特殊的囊物——锁云囊。这是一种可以捕捉山间白云并带回家中的法器。更羸善射箭,而他妻子的锁云囊能吸纳空中的白云,就像箭一般飞向天际。

陶弘景是一个南朝时期的大诗人,他隐居于茅山期间,曾有过一个关于聚集白云并放入衣襟(褒)以赠客人的轶事。在他的诗中,他描述了自己如何利用衣襟捕捉岭上的白云,并将其作为礼物送给来访者。

苏轼则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杰出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用手掇拾了一团从高空飘来的白云,将其装入笼中,并最终放归原处。他还写下了一首著名诗篇《攓cloud》,详细描述了他如何用手抓取、装入竹笼内,并最后放出的过程,这首诗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小确幸。

宋徽宗时代,还有一次大规模地“贡”供皇帝用的“油绢囊”事件。这项工程涉及到制造油绢囊,以水湿后张开在山峰上,等待晨雾蒸腾进入,然后再收起,这些囊中的气体形成了一片片浮动在宫城里的仙境般的氤氲气息。

这些故事反映出古代人们对于天空、尤其是雲朵情感的深厚,以及他们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控制或接触这不可触摸的事物的心愿。而《道德经》的智慧,也许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对我们现代人来说具有更加强烈的情感共鸣。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