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诗解微明仿佛心中有了无为无不为无可无不可的智慧以静观世界

【文子】诗解微明,至道至无,至无而有,至状无状,至象无象。老子曰:“道者,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也。”非正而正,不为不为,无可无不可,为治之本。

题中有“瑟瑟不鸣”,弦以声应;轴不运己转,“卅辐各旋”。此乃天地万物自然之法。民心所向,以大德为本,小恶难久立,大善难久行,小过易见显。

老子云:“知书德衰、知数仁衰、知契信衰、知机实衰。”民众心智浅薄,不识大义,只识小利,因而失去真正的德行和仁爱。圣人因察于终始,有造恩之功,因此能使民众懂得书中的教诲,从而避免了德行的衰败和仁爱的消逝。

又云:“瑟不鸣二十五弦各以其声应;轴不运己转三十辐各以其力旋。”这表明了天地之间事物间相互作用与变化的规律,即使是静止貌似没有动作的事物,也蕴含着潜在的活力和能力。此理同样适用于治国安邦,使国家远离混乱与危机,而达到长治久安。

最后提到“上有平正下无险诐,上有清简下无巧伪”,强调了领导者的品质必须高尚,以身作则,以诚待人,让人民感受到安全与幸福。这也是老子的“重关内虑患外”思想体现的一种方式,即在深思熟虑的情况下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保持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事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