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明5仁人所慕文子诗解无为与有为何以相悖

微明5仁人所慕【 文 子 】诗解:无为与有为何以相悖?

老子曰:“仁者人之所慕也,义者人之所高也,为人所慕,为人所高,或身死国亡者,不周于时也,故知义而不知世权者,不达于道也。五帝贵德,无为而治三王用义,诛暴宁民。五伯任力,今取帝王之道施五伯之世,非其道也。故善否同非誉俗趋行等逆顺左右。”

得道之人,其外化而内不化,以此知天地生万物、日月照明、阴阳和煦雨露滋养的至理;内有一定之操,而外能屈伸,与物推移,万举而不陷。

得道之真意,在于守一节推一行,即使成满犹难易过,小好拘塞大道。在天地间动静失时,即卷舒在我;虽众多事物莫予害羁,却因不能顺应自然法则,便是逆乱纷扰。

天地覆载日月照明阴阳和煦雨露滋养皆词一和,是故真智能戴大圆履大方镜太清视大明立太平处大堂游冥冥与日月同光无形生有形。

真正的人寄托灵台含藏至精,如同未曾出生的状态,在寂静中独晓焉,在虚空中独照焉。这正是“不用而用”、“不知而知”的境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