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年,深秋的一个子夜,风雨交加。乾元观的住持杨童孝如往常一样,独自在西拜殿的经堂内虔诚持诵《道德经》。忽然,殿外传来一阵异样的动静,如同殿门被抓挠、轻叩的声音。深更半夜,莫非还有施主求助?杨童孝将手中的《道德经》安放于香案,端烛上前打开殿门一看,却是一只白色的狐狸。白狐体态弱小,瑟瑟发抖,一条腿染着殷紫的血迹,它们眼中闪烁着求助之光。
杨童孝便将白狐引入殿内,用些伤药轻轻替它敷上,再将一些食物放在旁边,这才重返香案打坐诵经。当三柱香烛燃尽后,他完成了自己的诵经活动,却发现那只白狐又悄然而至。这次,它坐在厢房外窗下,一动不动地竖起耳朵,就像在聆听他表达中的智慧与自然之美。
从此,那只山间野狐每当杨童孝表诵《道德经》时,便会静静地坐在窗下,不离不弃地聆听,从未间断。一年、二年、三年过去了,那只白狐依旧守候在那里,无论春夏还是秋冬,都无所谓寒冷或炎热。
有一天,当杨童孝结束了他的祈祷时,他对那位守候的小动物说:“你已三年不离我左右,我想这段时间,你应该有所收获,或许可以进入我们的社区,与我们共同寻找自然界的奥秘。”话音刚落,那小动物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但留给他们的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它带走了一份红绸包里的财产,是陈姓夫妇多年的积蓄和遗产。
原来,他们是镇江金山附近的一对老夫妇,因多年的辛勤工作和商业成功,而拥有大量财富。但他们最大的愿望——生育孩子却无法实现。在除夕晚上,他们决定如果没有人来拜访,就把所有家产捐赠出去,以此换取一点关怀和温暖。而就在这个时候,小野兽突然出现,将红绸包拿走并离开了,在接下来的一系列奇妙事件中,最终使得陈氏夫妇明白到这一切都是命运安排,让他们能理解到“道法自然”的真谛,以及如何用心去感悟这个世界上的万物皆有其存在的意义。
随后,那个红绸包中的财产被送回到了乾元观,被用于修建新的神像大殿和扩展院场,从而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参拜,使得乾元观更加繁荣昌盛。而关于那个小野兽,也再也没有人见过它,只留下人们之间流传千古的话语:茅山乾元观甚至拥有镇江金山寺的一条街。这一切似乎都证明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即便是在世俗看似普通的地方,也可能隐藏着超乎想象的心灵交流与天意相遇。
标签: 关于道教文案 、 人生感悟的句子 、 好听文雅的名字 、 什么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 道德经的神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