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曰:道无正而可以为正,譬若山林而可以为材,材不及山林,山林不及云雨,云雨不及阴阳,阴阳不及和,和不及道。道者所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也,无达其意,天地之间,可陶冶而变化也。大道无正出於道,有如山林非材,而材出於山林。自云雨已下,不言能达于道者,以其无状无象,则能包罗万有、总括群方。唯体察大道者知变化莫穷。
圣人立教施政,当必察其终始见其造恩故民知书则德衰、知数而仁衰、知券契而信衰、知机械实衰。此乃失当治乱以至兴也。瑟弦虽静,其声应乎二十五弦;轴轮虽止,其力旋乎三十辐。此乃缓急成曲劳佚致远,使有声者乃真无声使有转者乃真未转也。
上下异法易治即乱位高大则从事小则凶小德害义、小善害道、小辩害治苛悄伤德。大正不险故民易导至治优游故下不贼至忠复素故民无伪匿,上平下简,上清下简,上情直简至情直朴至朴直素至素直然此外非思非虑重关内冥外理。在爱人,大爱無疆;爱己犹人,则刑法公平智在人,以诚相待真情精诚,如天与地长久通化無礙焉。而政教行得以安宁矣。(诐行诐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