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12月24日,中国道教协会举办了第十二届玄门讲经活动,本次活动以“爱人利物,和合包容”为主题,以《太上洞玄灵宝中和经》等多部道教经典为依据,深入探讨新时代道教价值观、人生观与修行观。"中和"思想是道教修行的核心要义,它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中”,一个是“和”。所谓“中”,即站在中心位置,与四极八方相对应;而“和”则意味着万物相合,无分无别。在修行过程中,我们容易忘记初心,当智慧增长时,便离初心越来越远。然而,按照祖师的教导,“物极必反”,我们应该往回走,将复归于朴的理念应用到生活与修行之中。当我们站在南北两个极点时,无论向何方向迈步,都将逐渐趋近于中心。
人生需向前进,而修行是一场往回返的功夫。“凡心死,道心生”,指的是在尘世间做出符合天地大道的心思,而不是简单地穿戴成仙或魔王。如果能够理解这一点,即能在红尘度世也成为一份莫大的功德。真正关键不在我们的位置,而是在是否明白要奔向的方向。一旦放下自己高傲的情绪,便能见到众生的本质,以及自我的真实面目。
由此可知,“中”之后就是“和”。不偏离,就是万物相合,不同也不区别。这体现了从众生的本体上探讨的事物,没有不同,只不过身中的表象罢了。如果能够通过外界悟到本来的真理,这才是直达修行要义。不舍其本,同时又包含万象,是最终理解"中和"二字含义的关键。
尽管有很多不同的修行法门,但若细品,每种说法都是从不同角度解释同一事实——如何达到内心的一致性,在众言之声之外找到大道唯一,从而领悟到道教修行根本奥秘。
标签: 什么叫无欲则刚? 、 怎么成为一名道士 、 出道弟子开天眼的过程 、 什么叫诸子百家 、 道家代表人物及其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