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之境中乾元观的白狐倾听皇经融入道教文化的宁静与智慧佛系句子山水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在那个风雨交加的深秋夜晚,乾元观的住持杨童孝正独自在西拜殿的经堂内虔诚地诵读《皇经》。突然,外面传来了一阵异样的动静,像是有人轻轻敲门或抓挠的声音。杨童孝放下手中的《皇经》,端着灯笼走到门前一看,只见是一只白色的狐狸,它体态弱小,看上去似乎受了伤。

杨童孝将狐狸带进殿内,用药膏敷拭它的伤口,并给它一些食物安置好后,再次回到香案继续诵读《皇经》。三根香烛燃尽后,他完成了自己的功课,但当他再次检查时,那只白狐已经不见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只小小的山间野狐每天都会悄无声息地出现,在窗户边坐下聆听杨童孝诵读《皇经》,直到烛光熄灭才悄然离去。这场景持续了三年,那只白狐从未间断过这种习惯。

有一天,当楷书完毕后,杨童孝对那只白狐说:“你每天坐在窗户边聆听《皇经》三年,该是时候进入道教之中了。”然而他的话竟然引发了一系列灵异事件。

原来,在镇江金山有一个夫妇,他们虽然家财万贯却无子嗣,因此心中充满忧虑。在除夕的一夜,他们决定如果没有人来拜年,就将所有资产捐赠出去。而就在这一夜,一只白狐闯入他们家,将红绸包中的房产和银票拿走,不留踪迹。

第二天早晨,当陈夫妇醒来时,却发现他们家的财产都已不翼而飞,而那个红绸包则被送到了乾元观里。那份红绸包里的财宝最终被用来修建和扩大乾元观,使其变得更加繁荣昌盛。人们开始称赞茅山乾元观拥有镇江金山寺的一条街,从此这段故事也成为了历史上的佳话。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