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观白狐听皇经道家故事哲理在自然的怀抱中

在那个风雨交加的深秋夜晚,乾元观的住持杨童孝正独自在西拜殿的经堂内虔诚地诵读《皇经》。突然,他听到了一阵奇异的声音,像是门被抓挠或轻轻敲击。尽管是深夜,但杨童孝还是走过去打开了门,只见一只白色的狐狸站在那里,它体态弱小,眼中满是求救之意。

杨童孝将狐狸带进殿内,用药敷伤并给它准备好食物后,便重新开始诵读《皇经》。三根香烛燃尽后,他完成了诵读,而那只白狐却不见了踪影。不过,每当他再次表达《皇经》,白狐就会悄无声息地出现在窗下,一动不动地聆听直到烛火熄灭。

随着时间的流逝,那只白狐成了杨童孝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论春夏秋冬,每当他表达《皇经》,它都会静静地坐在窗下。三年之后,当杨童孝意识到这只野兽可能需要一个安身之所时,他许诺如果乾元观扩建,将为它专门安排一处居所。

然而,这个愿望很快就成真。当镇江金山的一个富有夫妇发现自己膝下无子,无力承继家业,他们决定若有人能来他们家拜年,就将所有财产赠予对方。而就在这一天,那只白狐竟然闯入他们家,将红绸包中的房产和银票拿走而去。

最终,这个红绸包被送回到了乾元观,杨童孝收到了巨额财产,并用这些钱修建了更多的地方供信众膜拜。这段故事传开后,被人们称赞为“茅山乾元观有镇江金山寺的一条街”,说明了道家的故事及其哲理如何在自然界中得以体现和传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