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语录注解:反问中的智慧》- 《列子》中的“冲虚真经”力命篇
【1】力对命说:“你能做些什么?为什么要和我相比?”命回答:“你在事物上有什么功劳,值得和我相比?”力量说:“生死、贫富、尊卑,这都是我的能力范围。”命说:“彭祖的智慧不超过尧舜,而活到了八百岁;颜渊的才能不低于众人,但只活了四十八岁。孔子的仁德并不高于诸侯,却被困在陈蔡之间;殷纣王的行为虽然不如三杰,却坐镇君位。季札无爵位在吴国,田恒却独揽齐国大权。夷齐饿死首阳山,季氏却比柳下惠更加富有。如果这些都归功于你的力量,那么为什么会使坏人长寿而使好人早夭,使圣人穷困而使贼人显达,使贤人低贱而使愚人的尊贵,使善恶交替呢?”力量说:“如果按照你的话,我根本就没有对事物有所作为,而事物的实际状况如此,这难道是你控制的结果吗?”命回答:“既然叫做‘命运’,怎么还有掌控它的人呢?我只是顺其自然推动顺利的事,而任性地接受逆境罢了。一切人的生与死,都由自己决定自己,没有外力干预。我怎么能理解呢?”
【2】北宫子对西门子说:“我们同世同族,你却显赫一时;我们同貌相同,你却受到喜爱;我们的言行一样,你却得到采纳;我们的行动一样,你却获得信任;我们的官职一样,你却享受荣耀;我们的生活方式一样,你却富裕起来。我穿的是粗布衣裳吃的是粗粮饭菜住的是草屋外出便步行。你穿的是绣花丝绸衣裳吃的是丰盛佳肴住的是豪华房屋外出则车马成群。在家里嬉戏欢笑,有弃绝我的念头,在朝堂上夸耀自负,有轻视我的脸色。你请客宴饮也避开我,不与我共游这已是多年了。你自以为德行超越了我吗?”
【3】管仲和鲍叔牙两个人关系深厚,他们一起生活在齐国中。管仲辅佐公子纠,鲍叔牙辅佐公子小白。在齐国很多宗室成员都受到宠爱,无论嫡庶统统平等。这让人民担心国家会陷入混乱。当公孙无知造反时,齐国失去了君主两个公子争取登基。管仲带着公子纠逃往鲁国,被囚禁起来。而鲍叔牙带着公子小白逃到莒国。不久之后,当战乱再次爆发时,小白杀害了被囚禁的管仲,并且派召忽杀掉他,让鲁国成为他的保护地方。但是在这一系列事件中,最终还是因为鲍叔牙提醒桓公,将管仲释放出来并恢复他的位置。
当桓公即位后,他开始称霸各地,并给予鲍叔牙极高的地位和权力。他甚至将自己的座驾放在桓公之上,只留下一辆简陋的小车供自己乘坐,以示谦逊。这段历史就被称为“仲父”。此后桓公开疆拓展,建立起强大的齐國政权。
有一次,当管仲回忆起自己的过去穷困时,他感慨地说,“当年,我曾经跟随鮑叔共同经商,我们分财多数时候是我拿走更多,因为鮑叔没有把这个看作是我贪婪,也许是因为他知道我的处境。而当我帮助鮑叔谋划一些事情遭遇失败时,他也不认为是我愚蠢,也许是因为他知道那时候的情况对于成功或失败都很重要。当我三次求职,每一次都遭到君主排斥的时候,他也不觉得这让我沮丧,也许是因为他明白这可能只是时代的问题。当我们三场战争每场都落败的时候,他也不认为这是由于我的怯懦,也许是因为他了解到老母因病忧虑的心情。”
最后,一边谈论着这些往事,一边回顾着他们共同度过的一段日子的美好记忆。“那些能够给我生命的人,是父母,那真正理解我的,是鮑叔!”这样的故事至今仍然流传开放来,用来赞扬两人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它们如何互相扶持,即便是在最艰难的时候也从未离开过对方。
然而,这样的友情并不是简单的友情,更不是单纯利用人才,它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人际关系,更是一种天赐良缘。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确实错失了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友谊,以及一个真正有效使用人才的手段。如果事情发展得不同,或许他们可以实现彼此之间更完美无瑕的一面。不过,就像召忽不得不去死亡那样不可避免,小白不得不用仇恨作为手段也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但正如历史所记录,他们最终依靠彼此,最终成为了改变世界的大人物。
标签: 无欲则刚怎么解释这个词 、 道教的学说 、 道德经中最经典的一句话 、 道德经是道家的经典吗 、 怎么查自己有没有仙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