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区骊山老母宫道德经第一到八十一章的智慧源泉

骊山老母宫,又名“女娲庙”,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承载着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从商朝的女娲祠逐渐演变至今,这座道观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最著名的是清朝后的几次重大改造。2001年的一次大规模重修后,骊山老母宫才焕发了如今的面貌。

这座道观坐落于北向南的大片地块上,有三层院落。依序为:壮丽的山门、三霄殿、主体的老母殿,以及甲子殿。此外,东侧有财神殿,与之相对的是文昌殿。这些建筑群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也是研究中国道教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据《道教大辞典》记载,骊山老母曾在此处炼石补天、抟黄土做人,因此人们将其遗体埋葬于骊山之阳,并在第二峰上建立了一座女娲祠,以纪念她的贡献。随着时间推移,该祠被称为“老母殿”。

明代进士都穆在他的著作《骊山记》中讲述了一个关于李筌与老母亲相遇的小故事。在唐元年的少室山,一位叫李筌的小室道士意外发现一位奇异长者——鬓髻当顶、余发半垂、衣衫褴褛而扶杖行走的人物。这位长者正是传说中的女娲圣母。她授予李筌《阴符经》,并令他以麦饭解饥饿,但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现在,游客可以亲眼见证这些建筑以及保存完好的雕像,其中尤以女娲圣母像最为显赫。而每逢节日或特殊活动时,这里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让人们更加深入地感受这一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特色。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