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养生学是如何重视人的生命和健康长寿的?从先秦诸子到汉代学者,再到宋元内丹派,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提出了关于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以及延年益寿、开发智能等方面的看法。道教养生学不仅研究了生命新陈代谢过程,也探讨了生命存在的奥秘,并试图通过炼养来实现形神统一,性命双修,以达到逆修返源的仙道境界。
其核心理念之一是“重人贵生”,这源于中国文化中非神性而重人性的思想特征。在这个文化思想环境下,道教养生学形成并发展起来,以道为主,综合儒墨相关主张,如孔子的仁德之美、墨子的明鬼论及对饮食节制等观点,以及老子的卓越地位论述。
《太平经》强调热爱生命,“乐生恶死”,认为自我养护和锻炼是求得长存的关键。它不像悲观主义者那样将肉体视为“臭皮囊”,也不像其他宗教那样将死亡归咎于天命或鬼神,而是一种积极的人格追求,用“我命在我,不在天”这一口号鼓舞人们采取行动,掌握自己的健康和寿命。
这些思想后来被内丹派进一步发挥,其中张伯瑞认为药物修身可以支配自然法则,即使能吞下灵丹也不会感到烦恼,因为他相信自己能够掌控自己的寿命。这体现了一种积极主动的人生态度,即通过努力可以超越现实规律,从而实现个人目标。
总之,道教养生学以人的生命为中心,不仅关注外部控制,更着眼于内部改造,旨在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身体健康与精神上的提升,最终达到仙境或高层次的人生的状态。
标签: 道教供奉的神像有哪些 、 如何修道入门 、 道德经经典句子 、 修道人能有爱情吗 、 如何做到大道至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