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是世界上唯一倡导尊重人生,追求人类健康长寿,希冀得道成仙的宗教。它不仅乐于生命、重视生命和贵于生命,而且在长期实践中,创立了系统的养生理论,并寻求到科学的养生方法。道教养生学形成了一套庞大而包罗万象的体系,被誉为中国传统养生学集大成者。
道教养生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源远流长,从中国最古老的原始巫教开始,是先秦神仙家思想、老庄道家炼养学说及秦汉方仙道、黄老道发展的必然结果。
伏羲氏被认为是道教养生的源头,他仰观天象,俯察地理,为八卦之数奠定基础。《易·系辞下》中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可见太极八卦是我们先祖从观察天地万物而得来的。
黄帝将医学、哲学、卜辞等引入其中,使得 道家成形,并开创了道教养生活动文化。鲁迅曾说:“中国根底全在道教。”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黄帝是真正创始人的称号,而不是单纯指代老子。
从历史角度看,道教養生的發展經歷了五個主要階段:
第一階段:春秋戰國時期
代表人物有老子和庄子,他们奠定了養生成學的理論基礎,並且實踐於世間。在這一時期,以“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為核心主張,用以長寿,這就是養生成學根本觀點。
第二階段:秦漢時期
此时各种養生的术已经建立起来,最为系统的是守一内丹房中术符箓等。此时西汉初期强调清静无为之黄老哲学,将阴阳儒墨法等各家思想吸收进来,如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所述,“神者生之本也,形者生之具也”,显示出貴長壽保真的意識。而汉武帝既崇尚儒术,又信奉神仙,因此方士们结合黄老之学与神仙术形成具有宗教学色彩的一种修炼方式,即“性命双修”。
第三階段:西晋至唐末
这一阶段达到了成熟期,其理论体系更加完善,其中包括顾四时调情志节饮食宜小劳慎房事行气吐纳等几个方面。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内丹与外丹混合的情况,有些外丹含有铅汞等毒素导致服用后死亡的事例发生。
第四阶级: 宋元明清
这一阶段主要体现在南宗北宗两派内部各自发展出了特定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在宋元明清时代,一些著名的人物如孙思邈通过实践提出练气法,对医药领域产生影响;吕洞宾提倡习练内气以补阳;施肩吾认为学习治病可以达到长寿;白居易则通过诗歌表达对练气术动静作用的心得,这些都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标签: 做道士为什么后代不好 、 适合发朋友圈的佛家禅语 、 如何理解道法自然 、 人生是一场修行的感悟句 、 适合发朋友圈的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