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炎热诸子百家静观自然道教修行夏日生活方式

夏至的到来,意味着夏天的全盛。许多学生都期待着这个季节,因为它带来了无忧无虑的时光,可以与空调、西瓜和WIFI为伴。然而,也有同学梦想在暑假期间体验道观中古朴而宁静的修行生活。在他们的心中,道观里的夏天一定是凉爽舒适的,一日三餐定时如钟,白天劳作,夜晚则沉浸于茶香琴声之间,或讨论哲学问题,或赏析星辰。修行似乎与世间烦恼无关;修行者似乎不染尘埃,与众生相处自在。但道观里的真实夏日又是什么样的呢?

自古以来,道人便遵循了中国传统的人生态度:朝霞暮雪,但“作”非仅吃喝玩乐,“息”亦非晚上呼呼大睡。在处理各种事务中保持感应万物的情怀,是一种动;夜晚完成内心与内景调和,是一种静。不分春秋冬夏,不分动静,更不分年龄阶段,道人总是在修行。

按照道观时间表,每个清晨(卯时)后,大人们就开始开启一天,他们要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个人卫生、庭院整理、礼拜诵经等活动。如果阳光正好,这段时间结束后微汗淋漓,可谓精神充沛。但如果遇上酷热难耐,那么身穿厚重法衣经过一番早坛功课,即使是汗流浃背也不过尔尔。而诵经这件事,有时候也是体力活。

尽管如此,却不能因为疲惫产生抱怨,那样修行便会失去初衷。我们诵经祝愿国家长久、祈求苍生的福祉,而不是为了自己冒险前进;即使出点汗,也算得了什么?更何况,这些汗水有助于身体排湿,只要不偷懒地进行诵经和练功。一旦心存贪欲,就要承担因果;若走偏路,则易犯错。这哪是我们能承受得起的事?做每件事扎实,最终自然成就。

不要贪图便宜越踏实,便更稳当。我曾想,你们或许会问为什么这些工作看起来与社会中的工作没多大差别?

答案肯定存在,因为除了自身清修的地方,它还是一个单位、一种集体生活圈子,更是一个汇聚善信的地方基于此,道人每天做的事情,大多数都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任务。

当然,你或许还会问这些工作和修行有什么关系?

你可能会说,我来这里就是想过真正的修行生活,不是做勤杂工。你对,但又不对。在真正理解人的眼里,其所谓 修行为简单来说,就是日常琐事。从未有一刻远离过生活本身,而那些能够把神仙教化应用到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还能从烦恼中找到解决之策的人才真的得到平静安然。

记住一点,我们的心性本来清净,只是在面对世间浮云般的事物,被乌云遮蔽了双眼,看不到明月光。教化给我们的,就是始终懂得引入清风拂面,用以吹散乌云,让见证明月光成为可能。而青天不会因为浮云变色,所以如何才能守住自己的本性?这是所有正在追求的一生探寻之谜,因此,在忙碌的一整天结束后,当夜幕降临,当信众各自回家之后,对于独处于青灯下的老者来说,这是一次最好的机会——反思过去,让灵魂深深思考:是否已经改正了一切错误?是否已经变得更加完善?

通过不断犯错并不断改正,我们学会了向前迈进,使世界永远值得期待。此外,在闲暇时刻听闻年轻时代故事,或听到未来目标,都让我们明白,无论年岁如何变化,“传承”这一概念永恒存在,如春转秋、如冬接春,无始无终。

这样的夏季生命,你愿意加入吗?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