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我是如何在他的哲学里找到自我价值的

王阳明是我心中的哲学导师,他的“知行合一”思想深刻影响了我对自我的认识。在他的世界里,知识和行动并非两条平行线,而是紧密相连的双胞胎兄弟。

我记得初次接触王阳明的时候,是在大学的哲学课上。那时候,我还没有真正理解过什么是“知行合一”,只是觉得这是一种很高尚、很抽象的话语。直到有一天,我阅读了他的《传习录》,才开始明白这个概念背后的深意。

王阳明认为,人的内心有三种本性:良知、欲望和仁义。良知是我们内心的声音,它指引着我们做出正确的行为;欲望则是我们的弱点,它常常使我们偏离正道;而仁义则是理想中的状态,它要求我们以大无畏的心去追求真善美。

当时,我就像是一个迷失在人生的迷宫中的人。我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才能找到自己的道路。当我读到了王阳明关于“照见”和“修养”的话时,突然间,一束光芒射进了我的心房。我意识到,要想实现自我价值,就必须要先照见自己的良知,然后通过不断地修养来克服那些阻碍自己前进的欲望。

于是,我开始尝试将这套理论应用到我的生活中。每当遇到选择或面对困难的时候,我都会停下来思考,这个决定是否符合我的良知?这种方法虽然不是一帆风顺,但它让我学会了更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需求,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欲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方式帮助我变得更加坚定不移。我发现,当你知道自己为什么在做某件事,并且能够看到这一切都是为了达到一个更高层面的目标,那么即使面临重重困难,你也能保持冷静,不会轻易放弃。这就是王阳明所说的“始终如一”,这是他对于人生态度的一种表达,也是我个人成长过程中最宝贵的一课。

现在,当有人问起我的座右铭是什么时候,他们总会惊讶于它竟然与一个古代哲人的思想如此吻合。但对于我来说,这并不是偶然,而是在经历了一段时间后,对那个时代智者的教诲产生共鸣之后自然而然形成的一个结论。而且,每当回顾过去,用这样的方式来塑造现在,让未来的路途充满希望,那份感激之情就会涌现出来,因为有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王阳明,在指导着我走向自信与成熟的人生旅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