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车底盘的3种常见故障有什么?故障分析。 一、高速行驶时方向盘震颤 1、原因分析 汽车在高速行驶或在某一较高车速行驶时出现行驶不稳、摆头,甚至方向盘抖动,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⑴ 前轮定位角失准,前束过大。 ⑵ 前轮胎气压过低或由于轮胎修补、异常磨损等原因引起动不平衡。 ⑶ 钢圈变形、制动鼓平衡性差。 ⑷ 传动系统零部件安装松动。 ⑸ 传动轴弯曲,动平衡差,车桥变形 ⑹ 减震器故障。 ⑺ 主减速器异常磨损或间隙过大。 高速振摆有两种情况,一是随着车速的提高振摆渐强烈,二是在某一较高车速出现振摆,并引起方向盘抖动,过了这一车速则振动明显降低,后一种情况,称之为共振。 2、检查方法 可先架起驱动桥,前轮加塞安全三角木,启动发动机并逐步换入高速档,使驱动轮达到原来出现摆振的速度。由于此时前桥处于静止状态,若车身或方向盘仍然出现抖动,则为传动系统引起的振摆,可从传动轴、主减速器及后桥的零部件上查找原因;若达到原先摆振的速度,汽车不出现抖动,则基本可确定是前桥部分存在故障,可用车轮定位仪检查车轮定位和前束是否符合要求,检查轮胎是否变形过大和用轮胎平衡机检查车轮动平衡情况。 在平时处理这种高速摆振时,某些型号的车辆,在某一特定车速范围出现共振现象,如更换新钢圈、新轮胎后,故障现象消失,但行驶1万公里左右,又会出现同样故障,经更换大规格钢圈和轮胎后,故障则完全消除。从中可以推断,原车配置的钢圈和轮胎可能偏小,在车辆满载及超载情况下,载荷超过了钢圈和轮胎的承载能力,导致钢圈及轮胎变形,引起车辆共振。公交车由于超载情况比较普遍,此类情况更易发生。 二、转向沉重 1、原因分析 转向沉重的原因较多,但通常有以下几点: ⑴ 轮胎气压不足,尤其是前轮气压不足,转向会比较吃力。 ⑵ 助力液压油不足,助力泵至方向机的油路有皱褶,导致方向机供油不足。 ⑶ 转向助力泵损坏或型号不对,导致供油不足。 ⑷ 方向机内部发卡。 ⑸ 前轮定位不准,如主肖后倾角过大,转向就会沉重。 2、诊断及处理 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先检查轮胎气压、助力油壶的油量是否符合要求,再检查油路是否有皱褶,一般来说,如果是⑵、⑶、⑷这三种原因引起的故障,转向时都会有异响。 三、行驶时跑偏 1、故障现象 检查跑偏,一般是在行驶时,摆正方向盘,然后放开方向盘行驶,看汽车是否走直线。如果不走直线,就是行驶跑偏。注意:一定要把行驶跑偏和制动跑偏加以区别。 2、原因分析 ⑴ 左右轮胎气压不一致,这时由于左右轮胎的行驶阻力不等,会导致行驶跑偏。 ⑵ 车桥移位,导致车辆左右两边的轴距不等。 ⑶ 前轮定位不准。左右前轮外倾角、主肖后倾角、主肖内倾角、前束等距不合要求,都会导致车辆行驶跑偏。 3、诊断及处理 检查左右两边车胎气压是否一致,用车轮定位仪检查车轮定位(包括车桥定位和前后轮定位)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适当调整。 二、拱形拱面小桥有什么优缺点?缺点如何解决? 上坡容易下坡难。-----特点 三、古建筑木结构房屋损坏的现象有哪些 中国木结构的破坏类型 1. 1 开裂 一些木材由于在制作当时没有干,其表面部分比内部容易干燥,而木纤维的内外收缩不一致,年久后由于木料本身的收缩而产生裂缝。 1. 2 腐蚀 木结构如果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很容易发生腐蚀,常见的部位有柱根等。 1. 3 挠度 木梁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由于材料性能老化造成木材弹性模量降低以及抗弯能力下降,导致跨中挠度大大超过规范允许值。 1. 4 拔榫 卯榫连接是古建筑木结构连接的主要形式,主要用于柱与柱、梁与梁、梁与柱之间的连接。在长时间外力作用或木材本身收缩等因素影响下,梁、柱节点位置很容易发生拔榫现象。拔榫使得梁、柱构件有效受力截面减小,容易产生拉、压、弯、剪破坏,对木结构整体性造成一定影响。 四、物理 过拱桥的问题 Fn=mv^2/r,如果速度过大,所需的向心力小于实际的向心力(即向下的合力),汽车会做离心运动,即飞出去。 在最高点时,汽车自身的向心力最大,而拱形桥的其他位置的向心力都比最高点时小,所以更容易飞出去 五、简支拱施工难点? 技术上基本没什么施工难点,都是最常规的。主要还是从施工组织这块着手,对起重设备的规划,材料的重复利用率等等。。 六、有一些关于梧桐树的问题。 楼上匿名回答是不是搞错,说的是梧桐树嘛?我怎么觉得完全牛头不对马嘴。 梧桐树(学名:Firmiana simplex)又名青桐、桐麻,落叶乔木,原生于中国,可高达12米,叶为掌状,3-7裂,夏季开花,花小,黄绿色,果实成熟时。梧桐生长快,木材适合制造乐器,树皮可用于造纸和绳索,种子可以食用或榨油,由于其树干光滑,叶大优美,是一种著名的观赏树种。中国古代传说凤凰“非梧桐不栖”。许多传说中的古琴都是用梧桐木制造的,梧桐对于中国文化有重要的作用。作家丰子恺的同名文章《梧桐树》堪称佳篇。梧桐已经被引种到欧洲、美洲各地作为观赏树种。 梧桐树是落叶乔木,高达16米;树皮青绿色,平滑。叶心形,掌状3-5裂,直径15-30厘米,裂片三角形,顶端渐尖,基部心形,两面均或略披短柔毛,基生脉7条,叶柄与叶片等长。圆锥花序顶生,长约20-50厘米,下部分枝长达12厘米,花淡黄绿色;萼5深裂几至基部,萼片条形,向外卷曲,长7-9毫米,外面披淡短柔毛,内面仅在基部披柔毛;花梗与花几等长;雄花的雌雄蕊柄与萼等长,下半部较粗,,花药15个不规则地聚集在雌雄蕊柄的顶端,退化子房梨形且甚小;雌花的子房圆球形,被毛。蓇葖果膜质,有柄,成熟前开裂成叶状,长6 -11厘米、宽1.5-2.5厘米,外面被短茸毛或几,每蓇葖果有种子2-4个;种子圆球形,表面有绉纹,直径约7毫米。花期6月。 产于中国南北各省,从广东海南岛到华北均有栽种。也分布于日本。多为人工栽培。我是深圳的,深圳就有,番禺肯定有。 梧桐树为栽培于庭园的观赏树木。木材轻软,为制木匣和乐器的良材。 种子炒熟可食或榨油,油为不干性油。茎、叶、花、果和种子均可药用,治腹泻、疝气、须发早白,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树皮的纤维洁白,可用以造纸和编绳等。木材刨片可浸出粘液,称刨花,润发。 以下图片分别是:梧桐树、梧桐树的花和梧桐树的种子, 种子很小,跟豌豆大小差不多,炒熟后很香,小时候经常吃。
标签: 道德经第九章 、 道教入门三经 、 道家经典下载 、 道家五行功法叫什么名字? 、 大道至简的人生感悟